辽宁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91年3月建立,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大连市区西南部,占地153平方公里,下辖凌水、龙王塘、七贤岭3个街道,常住人口约30.68万。海岸线长41.6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依山傍海、草木葱茏,生态良好,交通便利,宜居宜业。
高新人始终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又要高又要新”的嘱托,牢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生态宜居、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园区”的目标,牢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和“使命”。重点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智能科技、洁净能源、生命科学、数字文创、新材料和半导体制造产业集群。
自成立以来,先后获评“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全国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等国家授予软件产业的所有荣誉。近年来,又获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园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等荣誉。
大连高新区拥有2000余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拥有16万人的软件人才,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它被授予第一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全国第一个服务外包基地和唯一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 10多年来,全国软件出口第一的位置一直由大连的软件企业占据。IBM、惠普、爱立信、戴尔等130多个世界500强和全球领军企业项目在高新区落户。
大连高新区既是大连对外开放的先导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也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里产业形态高端,创新辐射作用突出,创新人才密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主动挖潜、梯队培育、服务秘书等有效措施,聚集了一大批优质创新主体,促进自创区高质量发展,2020年高新区多项双创核心指标位列全市第一,高企总数967家,占比40%;雏鹰企业399家,占比60%;新增瞪羚企业13家,占比45%;新增独角兽企业2家,占比100%;技术合同成交额117.5亿元,占比45.47%;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271件,占比40%。
“双创”是大连高新区与生俱来的“基因”,并成为创新发展新坐标。创业服务中心连续跻身互联网周刊发布的“互联网+科技孵化机构TOP100”前10位。连续20年举办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与全球近百家海外留学人员团体和孵化器机构建立了联系,使“双创”工作拓展到国际层面。东北首家国家级新型孵化器——“创业工坊”带动形成了一批集创新、创业、创投联动的新型孵化器,高新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着力打造东北一流营商环境,让高新区的发展动力得以不断激活。在园区机构改革中增设营商环境建设局,强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事项比率100%;高新区入选财政部确定的大连市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县区,获得财政部奖励资金3000万元。强化服务优化,创新实现不动产交易“一窗通办”、税务“双创”服务、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等;率先推出街道社区“错时服务”“全年无休”“外教公示”“大学户籍工作站”等便民措施。按照简单管用、精准撬动的原则,出台实施《关于集聚创新要素推动“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和7个配套文件,用“真金白银”向企业赋能。城区功能和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建有万达广场、锦辉商城等大型商业生活中心,启动生态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创建了国内唯一的软件保税研发测试中心。域内形成了银行、风险投资、创业天使投资、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及保险等丰富的金融业态,日渐成熟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成为投资和创业的创富沃土。
面向未来,大连高新区将聚焦主责主业不动摇,培育“又高又新”发展新动能,激发“又高又新”发展新活力,使产业“高的更高、强的更强”,构建“又高又新”发展新格局, 助力大连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为大连“两先区”建设做出新贡献、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