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广东财政安排135亿元推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
2013
08/26
09:07

如何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记者昨天在河源高新技术开发区看到,历经10年发展,河源高新区形成的手机、模具两大主导产业,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7亿元。与此同时,河源找到了一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绿富”双赢的发展之路,布局了水产业园在内的一区六园,打造经济发展重大平台。

推荐阅读:广东省市将共建粤海产业园和云计算基地(组图)

河源只是一个缩影。对于下一步广东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思路,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林位超表示,将按照坚持“两手结合”(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相结合),推动“两个集中”(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市集中),坚守“两条底线”(坚守环保底线和效益底线),注重“两头兼顾”(兼顾珠三角转型升级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需要)的思路,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

河源高新区成为“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

由港澳多家媒体以及中央、省直媒体记者组成的“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下称《决定》)采访团”昨天探访河源。

记者看到,于2003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河源高新技术开发区,今天已成为了河源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城市副中心。

经过10年多的开发建设,河源高新区已打造成为了“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和全球四大模具机械制造中心之一。背后历程,河源高新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河源良好的区位、生态、资源、后发等优势,实施反梯度发展战略,积极承接珠三角和海外产业转移,着力引进“高技术、高成长、高效益、污染少、能耗少、占地少”的“三高三少”项目,努力培育“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产业。

根据《决定》对河源提出的目标要求,河源到2020年GDP要实现2401亿元,相应地,工业总产值就要达到5015亿元。如何实现?河源市委书记何忠友表示,围绕打造“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的目标,一方面,河源将继续加快集聚发展以手机为重点的新电子产业,以太阳能光伏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同时,加快打造一批特色资源精深加工专业基地。

“一流的水、生态等资源,是河源独具的发展优势。今天,河源找到了一把将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实现"绿富"双赢的发展之路。”何忠友举例说,就纯净水来说,1吨自来水1-3.5元,变成桶装水可卖1000元,变成瓶装水可卖4000元,如果制成饮料、酒等高附加值产品,其经济效益会更可观。

目前,河源布局了水产业园在内的一区六园,打造经济发展重大平台。今年1—7月,就有52个签约项目“入围”,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12个,新开工项目52个。

产业园区成粤东西北跨越发展重要支撑

产业园区是粤东西北地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河源只是一个缩影。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林位超表示,产业园区是我省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梯度转移设立的比较特殊的园区,全部位于我省欠发达地区。目前共有36个省级产业园,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他介绍,2009—2012年,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8%,是全省工业平均增速的2.6倍。截至2012年底,产业园区共建成项目1795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18户,年工业产值3896.68亿元、工业增加值766.9亿元、税收150.01亿元。林位超做了个形象对比:这个规模比珠海市产业规模还要大些,排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惠州市之后。

“产业园区已经成为粤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林位超介绍,2008—2012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粤东西北地区工业的比重由7.1%提高到19.7%,推动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和财政收入年均增幅分别高于全省1.4个、7.4个和3.5个百分点。他预计,今年产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粤东西北整体工业的比重将达到23%左右。

同时,加大园区所在地每年要安排本市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不少于10%用于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省财政将统筹安排13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招商选资和企业创新。同时省财政将从园区税费省级分成中对园区给予适当奖励,5年内产业园区政府性投资收益不分成,全部留存园区滚动发展,支持园区做大做强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