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田家庵经济开发区北区(安成经济开发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田家庵经济开发区北区前身为淮南安成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1年,产业主要以矿用设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商务为主,涵盖部分新兴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同时也正在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北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承担着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转型的重任,按照总体定位及产业导向,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通用设备制造、总部经济、绿色食品(淮南牛肉汤)项目建设为导向,持之以恒推动产业大发展,已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成功打造了淮南牛肉汤产业园和青网科技园等一批专业特色“园中园”,先后荣获“十四五”省级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安徽省青年创业园、安徽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大数据省级创新平台等荣誉称号,为田家庵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大力挖掘可用土地资源,拓展园区发展空间。随着淮化集团退出历史舞台,闲置了大量工业用地和产业工人,田东片区的造纸厂、木材厂、肉联厂等老工业地块也闲置多年。园区以淮南市委、市政府盘活淮化地块和田东老工业基地为契机,按照田家庵区委、区政府要求,努力谋求发展空间,及时进行扩园发展战略,并编制了园区扩园规划。在原有建成区的基础上,分别向东西进行扩展,管辖范围扩大至5.13平方公里。结合扩园后的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规划五大功能区,重点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绿色食品(淮南牛肉汤)、精品玻璃产业5大产业。
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低效用地盘活。针对园区产业用地紧缺的发展瓶颈,开展低效用地二次开发专项规划研究。坚持赛马机制,盘活存量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低效能工业厂区综合提升,引导外来资金和项目,对存量企业实行“兼并重组”和“腾笼换鸟”,支持企业实施“空间换地”“零土地”技改,加强现有企业资源和土地资源整合,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超前谋划园区土地收储及出让计划,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亩均产出率,提升企业亩均效益水平。
园区以“夯实基础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引进发展潜力产业”为战略方针,以区域内已有的技术、资源和优势企业为支持,围绕市委、市政府制订的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战略,按照区委、区政府构建“一城双园三区”,坚持“1+4+2”产业发展思路,建设提升主城区及做大做强两个产业园区的决策部署,用好用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扎实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