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区2013年9月经阜阳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一期规划9.15平方公里,启动区4.2平方公里(2015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园区已纳入《安徽省新型化工基地发展纲要(2013—2020年)》,是全省着力打造的五个特色化工集聚区之一。
(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物流便捷
园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和杨楼孜镇之间,距离阜阳城区约25公里,东靠口孜东矿,西距济广高速公路约17公里,北侧紧邻阜淮铁路,南濒颍河,已建成通车的S340省道东西穿越园区,成为连接矿区、园区、高速公路与阜阳城区之间的快捷通道。
园区规划有物流仓储区域,物流仓储区紧邻阜淮铁路口孜站,并紧靠省道340,依据着园区具备的公路、铁路、水运等综合交通物流优势,物流便捷、成本较低。
(二)人力资源丰富
一是阜阳市是人口大市,拥有人口1000多万人,同时颍东区亦为人口大区,拥有人口65万人,园区所在地口孜镇和杨楼孜镇人口资源较为丰富,存在人多地少现象,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且劳动力成本低廉。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园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用工基础。二是阜阳市拥有阜阳师范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阜阳技师学院等一批大学及专科院校,这些院校均开设有化学、化工等方面的专业,可为园区通提供化学、化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三是园区企业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化工企业,是中国氮肥50强、中国化工百强、安徽省百强企业,公司现有员工3200余人,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技术队伍,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
(三)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颍东区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15亿吨,且煤质优良主要煤炭达到5000大卡热能。目前设计年产量500—800万吨的口孜东矿已建成投产,园区距离口孜东矿约6公里,煤炭资源利用及其便利。
(四)地势平坦地质条件优良
园区土地现状多为耕地,有部分居民用地,用地宽裕、地势平坦,地面高成多在26.7—27.8米之间,地基承载力在170KPa左右,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具备建设工业企业的基础条件。
园区产业定位、思路及要求
(一)产业定位
园区依托阜阳市和颍东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和阜阳市传统化工产业升级改造的需要,重点发展煤基化工新材料产业,配套发展化学专用品、煤炭及副产品循环经济产业,兼顾传统化工产业升级,并有选择性引进可与煤化工产业、产品配套的石油化工产业。
(二)产业发展思路
以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区为载体,实现对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传统化工企业的搬迁升级改造,并以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延伸煤炭资源产业链,打造具有特色的化工新材料制造基地,重点发展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品;构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循环发展得到落实、污染得到严格控制、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三)投资项目要求
投资项目要满足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有关投资强度等的要求,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元/亩,容积率大于1.2、绿化率不大于10%、建筑密度不小于40%。
到2020年,煤基园区实现建成面积4.2平方公里,园区启动区基础设施中的七条道路全部建成通车,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2017年投入使用,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园区配套公用设施中的工业自来水厂一期项目、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一期项目、污水零排放工程浓水处置、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置处理项目、热电联产一期项目、一级消防站项目、危险化学品及普通货物码头一期项目和铁路专用线一期项目等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园区入驻工业企业将达到一定规模,形成年产26万吨苯乙烯、6万吨环氧乙烷、50万吨二甲醚、40万吨合成氨、70万吨尿素、30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70万吨甲醇、5万吨吗啉、30万吨酚醛树脂、30万吨甲醛、6万吨甲缩醛、3万吨异丙胺、6000吨二甘醇胺等煤基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规模。可实现工业增加值40亿元,产值130亿元。届时,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区将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功能完善,煤基新材料产业格局基本定型的安徽省新兴煤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基地和阜阳新型工业化示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