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规划起步面积8.6平方公里。2001年3月,菏泽撤地建市,市委、市政府批准,丹阳、岳程、佃户屯三个街道成建制划入。2018年7月,陈集镇划归开发区代管。目前,菏泽经济开发区管辖面积229.6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中列第23位,先后被评为中国创新力开发区、中国最 佳投资环境园区、中国最 具发展潜力开发区、山东省优 秀开发区等。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亿元,可比增长1.6%,其中,第 一产业增加值1.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0.6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76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58亿元,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3亿元,增长7.87%;工业增加值增速0.5%;进出口总额36.99亿元,增长52.8%;实际利用外资4064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2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29元。在两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评比中均排名第 一。
基础设施
辖区内拥有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菏泽市第 一中学、市实验小学等60所学校;拥有菏泽市中医院、海吉亚医院、妇幼保健院、南湖康复养老中心等192家医疗养老机构;拥有公园、广场、绿地127处;大剧院、图书馆、规划展览馆、文化艺术馆、菏泽书城等公共配套设施齐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宜商、宜业、宜学、宜居之地。
“双招双引”
围绕“231”产业体系和“十强产业”,聚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新签约项目47个,洽谈推进项目52个,新开工项目33个,续建项目27个;与62位高层次人才合作引智签约项目52个,新引进高端人才55人,高端人才总量和新增量连续四年保持全市第 一。
重点产业
探索建立“一区多园”发展模式,规划建设生物医药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总部经济产业园、中外合作产业园六大专业园区。其中,菏泽现代医药港已有20个项目签约入驻,生物医药产业进入裂变发展的“快车道”;装备制造项目新落地11个,装备制造产业强势崛起;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达产10个,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大唐智创等一批企业顺利达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悄然崛起。
科技创新
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发展到50个,成功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5家、国 家级专家服务基地1家、省级工程实验室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人力资本产业园1家。
产城融合
持续巩固棚改成果,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全年共完成市档案馆、文化广场、实验小学东校区、东里庄、马庄60多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18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加快建设,20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实施。规划建筑面积393万平方米、32处回迁安置房全面开工,竣工交付10个项目。打通、续建、提升改造31条道路,铺设雨污管网40公里。鲁南高铁、雄商高铁和东站片区等涉“高”工程顺利推进。
现代服务业
优化发展空间和载体,支撑高端商贸、金融保险、总部经济、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工业服务等业态发展。新开工鲁坤花都科技等服务业项目8个、总投资39.4亿元,新签约国立科技等服务业项目12个、总投资47.6亿元。鲁西南大数据、返乡创业孵化基地、智慧冷城3个项目获批省服务业载体项目;中软创客创业创新产业园已进入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审批程序。微盛、弘奥进出口等10余家中小型电商企业发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