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于2018年11月17日正式挂牌成立。它位于青岛胶州湾北岸城区,包括城阳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全域和上马街道办事处的一部分,规划面积83.0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万。示范区管委为青岛市政府派出机构。
示范区从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迁建棘洪滩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铁路机车),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获评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它是中国唯 一集高铁地铁整车生产、轨道交通关键核心系统研发制造、国家基础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拥有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示范区内还有中车四方股份、中车四方有限、四方庞巴迪等龙头企业和20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具备高速动车组、城际动车组、跨座式单轨车辆、悬挂式单轨车辆等一系列高端产品生产能力,生产的高铁动车累计占全国运营动车组约60%,地铁车辆约占全国的25%。
2020年,示范区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00亿元;引进中国500强企业14个,超10亿元项目12个,签约引进重点内外资大项目3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04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逆势上扬。入围工信部2020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并胜出。瞄准市场化改革取向、去行政化方向,探索出管委会+平台公司、+头部企业、+招商平台、+科创中心、+行业协会等“管委会+N”模式,实现了“小管委会+大公司”的目标。
未来,示范区将持续擦亮高铁动车这一国家名片,发挥现有轨道交通产业优势,落实一核(创新中心)、双心(智造中心、服务中心)、两轴(岙东路、中车大道)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智造维保、高端配套、商贸服务、产业服务等八组团的空间结构规划,加快产业集聚,创新“管委+公司”运营模式,聚力唱响“复兴号青岛造”,全力打造全球高铁创新引领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未来轨道交通城市体验区、生态智慧品质活力样板区,争取早日实现发展愿景。
重点建成“三平台、两中心、一网络”。三“平台”,即面向行业基础共性前沿技术、促进成果转化的高速列车技术与产品研发平台,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大数据应用与服务平台;两“中心”,即面向全球的高速列车产业技术点合作、转移与辐射中心,设施先进的国际化轨道交通装备检测认证中心;一“网络”,即开放的、国际化、专业化协同创新资源网络。
在此基础上,创新面向全球集成资源、高效协同和网络化运营的体制机制,建立内部治理、项目实施、人才管理、资金投入、协同创新等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创新机制,最终建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具有“聚智、协同、转移、辐射、合作”功能的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超前规划、超前建设,引领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方向,成为高速列车行业重大关键技术的供给源头、主导高速列车技术标准制修订的国际化基地、轨道交通区域产业聚集发展的创新高地,推动高速列车技术创新成为中国高端装备“新名片”和引领世界高速列车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发展愿景
1. 愿景目标
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产城融合、宜业宜居、时尚美丽的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
2. 战略定位
打造全球高铁创新发展引领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未来轨道交通城市体验区、生态智慧品质活力样板区。
3. 空间战略
①战略一:核心引领,创新制造。核,即将创新中心作为整个城区核心,通过核心的引领带动作用,发展智能产业,推动产城发展。心,即综合服务中心与智造中心共同配合支撑创新中心,延长产业链条上下游,强化中游产业,共同带动示范区发展。
②战略二:轴带辐射,区域协同。南北向岙东路城市发展轴串联即墨、上马、红岛、高新区各级中心;东西向中车大道城市发展轴串联东岸城区、城阳城区、胶州市区各级中心。
③战略三:蓝绿交织,组团融合。依托现状桃源河、祥茂河、洪江河及墨水河四条水系及春阳路生态绿地构建五条生态廊道,形成片区基本的绿色框架与生态本底;通过楔形绿带形式将绿地渗入城市,结合部分城市功能形成多样复合的功能性绿地。
4、空间结构
以“五廊五楔”为生态本底,规划形成“一核、双心、两轴、八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五廊,即依托现状桃源河、祥茂河、洪江河及墨水河四条水系及春阳路生态绿地构建五条生态廊道,形成片区基本的绿色框架与生态本底;五楔,即通过横纵向楔形绿带的形式将绿地渗入城市,结合部分城市功能形成多样复合的功能性绿地;一核,即创新中心;双心,即综合服务中心、智造中心;两轴,即岙东路城市发展轴、中车大道城市发展轴;八组团,即以生态廊道为间隔,按照功能分工,形成创新中心组团、新材料产业组团、智造维保组团、示范区中心组团、地铁产业组团、教育培训组团、商贸服务组团、产业服务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