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坐落于西江之滨、江门市区东南部,与“世界灯饰之都”中山古镇仅一河之隔。园区水陆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不断完善,环境质量为珠三角其他城市的高新区所无法比拟,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理想选择。今后,江门国家高新区将继续坚持工业立区,围绕高端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经济为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
广东省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开发面积为33平方公里,已开发的18平方公里土地上汇聚了约500家企业,其中已投产383家,带动周边地区配套、服务企业超过400家,对全市经济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江门高新区各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实现工业总产值317.5亿元,同比增长1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1.99亿元,已完成全年计划的88%;吸引外来投资46亿元;新增建筑面积约106.7万平方米,完成全年计划的86.7%;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68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额的84.2%。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完成税收5.38亿元,同比增长22.6%,增幅居全市第 一。无论是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质量,还是单位面积产出、开发强度、人均产值等方面,均走在全市前列,已成为推动江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交通优势
高速公路:目前,全市已建成佛开、开阳、江鹤、新台、西部沿海、江中、江珠、江肇、江罗、广中江、高恩等11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500 公里。佛开南扩建、高恩高速于 2019 年建成通车,银洲湖高速、黄茅海跨海通道启动建设,中开高速、开春高速、开阳扩建工程加快建设。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深中通道加快建设,江门作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为突显。
城市快速主干道:正在建设的江门大道南北走向,串联起了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和鹤山市,全线呈双“Y”字型,全长约123公里,按双向八车道+双向四车道辅道快速路标准建设,东北方向通过江顺大桥连接佛山的快速路网,对接顺德;西北方向通过鹤山的325国道,快速对接江肇高速,联系高明、南海等地;东南方向延伸至新会区,对接珠海;西南方向接西部沿海高速的崖门出口,通至大广海湾。
轨道交通:2018 年7月深茂铁路江茂段通车运营,开行经江门直达北京、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的直达动车,加强了江门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岸地区和港澳地区的交通联系,全面融入国家高铁网络。建设中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是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际、广珠铁路、广珠城际、江恩城际、珠江肇高铁、南深高铁等多条轨道交通以及江门城市轨道交通线的交汇站,规划总规模12台28线,是省内仅次于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的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
水道运输及港口建设:江门水路至香港95海里,至澳门53海里。拥有新会港国际货运码头、新会双水发电厂专用码头、江门市宜大化工储运有限公司化工码头、江门市银湖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国际航行船舶维修码头、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专用码头等5个国家一类货运口岸码头,银洲湖水域可通航万吨海轮。广海湾及川岛地区具备建设30万吨深水港的优越条件。西江规模最 大的内河港口——江门高新区公共码头正加快建设。
地理区位优越:与港澳及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深圳的陆路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海运距离不到100海里,处于“承东启西”位置。
与港澳历史渊源深厚:与港澳人缘相亲,地缘相近,在港澳780多万常住居民中,有五邑籍乡亲约155万人,五邑籍港澳社团多达93个。
资源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土地总面积约占大湾区城市群总面积的1/6,土地开发强度低,可利用建设用地空间大,是大湾区内唯 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
产业互补性强:借助较好的产业基础,有利于港澳整合内部产业资源,拉长和拓宽产业链及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港澳经济多元化。
营商和创业创新便利:2019 年,我市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在全省首推商事登记“微信+智能化审批”服务,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压减到 0.5 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全流程 1 天办结,经验在全省推广。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实施“申请人承诺制”审批事项,在全国领先。 “数 字政府”建设高标准推进,政府数据开放指数排名全国第 11。商业信用环境指数排名全国第 21。同时,江门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两无两藏”,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多证合一”登记制度、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多项改革工作成效显著;相继出台了“人才强市十四条”“民营经济十二条”“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十二条”“实体经济十条”等政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