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天津港保税区在天津港港区围网立区;2002年10月15日,天津市委批准开发建设空港经济区,保税区走出围网开疆拓土。2017年12月22日,天津市委决定临港经济区并入天津港保税区,保税区掀开了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经过30年来快速发展,保税区形成了“三区两港”空间布局:即管理空港、临港、海港三个片区,坐拥天津港和滨海国际机场海空两港口岸资源。规划管理面积202.4平方公里,其中空港区域81.2平方公里(含天津航空物流区7.6平方公里),临港区域115平方公里,海港区域6.2平方公里。临港区域规划岸线总长度约92.5公里,目前有大沽口和高沙岭两个港区实现口岸开放,可实现吞吐能力3亿吨。
2020年5月1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保税物流园区转型升级为天津港综合保税区。至此,天津港保税区成为优惠政策最 多、功能最 齐全、手续最 简化、开放层次最 高的特殊区域。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保税区享有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特殊政策,对外开放和创新功能优势明显。
区域产业特点:保税物流园区是关区内重要的进口汽车通关现场。进口汽车总量占在天津口岸通关汽车的50%左右,其中平行进口汽车业务量约占天津关区45%以上;受“入区视同出口”政策吸引,该区域还承担较多的加工贸易结转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