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丹江口经济开发区,原名丹江口市六里坪工业园,位于全国明星乡镇——丹江口市六里坪镇,2002年8月经省乡镇企业局、省建设厅、省国土厅以鄂企企指字(2002)46号文批准设立。开发区规划面积100公顷,2004年清理保留面积55公顷,截止2004年底已开发面积48公顷,开发面积占规划面积48 %,已建成面积45公顷。
二、发展情况
建区以来,依托六里坪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汽配产业为主体,抢抓东风日产合资合作机遇,借助新一轮开放、开发热潮,全面推动开发区经济发展。截止目前,开发区累计引进各类项目96个,其中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引进资金8.8亿元,入区企业16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2004年,开发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税收收入2800万元。
开发区企业集群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的集聚与壮大。开发区已形成汽配、建材、印刷、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其中汽配产业尤为突出。区内现有汽配企业62家,从业人数4160人,年创产值2.5亿元以上;建材企业27家,从业人数1200人,年创产值4000余万元;造纸、印刷企业27家,从业人员1200人,年创产值5600余万元;新兴化工企业4家,从业人员600人,年创产值3000余万元。
三、投资环境情况
开发区设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拥有项目审批、工商税务登记、规划建设和环境监测等管理执法权,服务支持区内企业发展。开发区坚持推行社会事务包揽制、检查批准许可制和限期限时办结制,实施虚拟封闭管理,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干扰。开发区内现有35KV变电站和110KV变电站各一个,年供电量6500万千瓦时;水厂3家,日供水能力在3万吨以上。区内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物流畅通,创业环境宽松和谐。
丹江口经济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丹江口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丹江口经济开发区范围为24.8平方公里,设“一区四园”,即水都工业园和金家湾工业园共20.3平方公里、六里坪工业园3平方公里、浪河1.5平方公里。
丹江口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汽车零部件、冶金化工优势产业集群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区内拥有农夫山泉、丹传公司、汉江集团电化公司等大型品牌企业。开发区已成为带动丹江口市经济发展的龙头。
2009年,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5亿元,同比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亿元,同比增长100 %;税收总额完成9095,同比增长391%。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亿元,税收突破2.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
(二)发展背景及机遇
1、发展优势
丹江口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土地资源潜力大,为产业统筹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奠定产业集聚的客观基础,为中部大型汽配产业集散地、知名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丹江口经济开发区核心区紧邻丹江口市新城区,交通便捷,信息发达,在建的丹土一级公路穿腹而过,园区主干道已形成,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已逐步配套,是丹江口市招商引资和现有市属企业迁建的核心区域,是丹江口市规划建设中的工业新区。
2、发展机遇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国 家级生态健康区、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试点县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为丹江口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丹江口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二引擎。
二、开发区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一)发展目标(2011年——2015年)
——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年均增长20%
——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6亿元,年均增长19%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亿元,年均增长21%
——2015年实现税收5亿元,年均增长22%
——2015年,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达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通过发展,开发区力争用5年的时间,打造丹江口市新的经济中心,重点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汽车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绿色食品达到30亿元,冶金化工达到20亿元,生物医药达到10亿元,高新技术及现代服务业达到10亿元。
(二)发展战略
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统一规划、分片开发、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四个平台”(开发平台、招商平台、服务平台、融资平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全力打造开发区开发平台;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全力打造开发区招商平台;以优化发展环境为先导,全力打造开发区服务平台;探索开发区建设投融资新途径,全力打造开发区融资平台。把开发区建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工业新区。
(1)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按照立足优势、产业集聚的要求,通过延伸优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培育现代服务业,发挥中心产业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在开发区形成各具特色,相互协调的“一区四园”产业空间体系。水都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加工、绿色食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六里坪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产业、现代物流业;浪河工业园重点发展绿色食品;金家湾工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冶金化工。
(2)坚持园区城区同建同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战略。丹江口经济开发区核心区水都工业园与新城区建设同时起步,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招商引资、技术项目开发相驱动,坚持科学经营城市,坚持以开发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的方式,做到引进一批项目,建成一片新区,打造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3)坚持超前规划、合理布局、滚动发展的战略。开发区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超前性,体现工业旅游城市和“中国水都”形象。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在区内形成布局结构合理,总体功能完善,分区功能突出,科研、生产、生活、商贸环环相扣,绿地、大道、厂房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工业新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发展循环经济。
(4)坚持资源优势,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丹江口市丰富的水电资源、水都品牌效应、南水北调政策优势,引进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产品附加值高、拉动性强的项目落户开发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着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企业,使开发区形成本地资源特色区、生态工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创新实验区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聚区。
三 开发区产业发展重点及空间布局
(一)产业总体布局
从产业格局方面,开发区需基于已有工业基础和自然资源优势,以汽车零部件、绿色食品、冶金化工、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构建工业体系。汽车零部件要以“集群化、链条化、模块化”为基本定位;绿色食品要以“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为基本定位;冶金化工要以“扩能、提档、升级”为基本定位;生物医药要以“科技、循环、绿色”为基本定位;现代服务业要以“高规格的生产服务、多层次的生活服务”为基本定位。鼓励发展高新技术研发、城市配套服务等产业;兼顾发展已有一定工业基础、但提升余地有限的传统产业。积极鼓励高新技术发展,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推动开发区、带动丹江口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空间布局方面,由于每个工业园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工业园的规划面积和发展空间也不等,因而需要对工业园在区内分别进行定位。水都工业园的基本定位:新型产业排头兵、经济发展辐射源、科技孵化加速器、和谐生活实验区;六里坪工业园的基本定位: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产业链条发展推进区;浪河工业园的基本定位:产业结构调整先行者、农特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金家湾工业园的基本定位:重要的冶金化工生产基地、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基地。统筹考虑水都、六里坪、浪河和金家湾工业园的新布局之间的协调统一,形成工业园之间功能互补、格调和谐的空间发展格局。
(二)水都工业园重点产业和空间布局
水都工业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目前,园内主要工业是汽车零配件工业和食品加工业,园内入驻的企业不多,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产业体系尚在构建过称中,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产业体系要以机械加工和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研发为重点,并积极鼓励其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带动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在空间布局上,重点建设机械加工区、绿色食品加工区,超前规划高新技术研发区,积极筹集现代物流业区。
1.重点产业
机械加工 以东风公司为依托,不断提高产品设计开发水平和配套能力。今后发展的重点是:力争在传动轴、曲轴、平衡轴、凸轮轴、前后桥总成、前后制动器总成、飞轮总成、动力转向装置总成、轮毂总成,车架总成、电线束总成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零部件及总成产品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进行系列产品研制,使其中一些在生产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真正做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集群。
绿色食品 丹江口年产柑橘30万吨、茶叶200吨、水产品产量5万吨左右,已成长出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此基础上,今后产业推进的路径是: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以在园内构建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导的新型食品工业体系为目的,形成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天然水、软饮料、酒类生产等多元化发展格局,推进农作物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带动全市农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 在区内规划汽配研发中心、医药研发中心、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心和创业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孵化器和孵化项目质量,以重点扶持中试、试产阶段、进入工业集中区进行批量生产的孵化项目,不断加速产业化、规模化进程,培育一批孵化企业骨干群。
产业发展带动项目:(1)设立现代农业科技园,促进研发成果转化。推动与省内著 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尤其是和对口扶贫单位中科院武汉分院的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联办研发中试、生产联合体,努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研发企业集群。(2)扶持优势主导产业的骨干项目进行自主研发,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创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4)引入重点公司科技研发项目,在区内建设研发机构和基地,力争引进一批实力较强的研发机构,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
2.空间布局
机械加工区 以建设东风工业园和广深工业园为契机,建设汽配工业园中园。
产业发展带动项目:(1)加快“东风汽车工业园”和“广深工业园”建设;(2)依托东风集团零配件制造厂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东风和华中科技大学科研优势,建立汽车零部件和总成产品研发平台、综合服务的专业孵化器,为企业发展提供科研开发、项目孵化、政策咨询、员工培训等全方位系统服务;(3)发展关键总成和具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及整车项目,构建毛坯——精加工——总成——整车产业链。
“源头活水”产业区 做足“源头活水”文章,扩大“源头活水”影响。以农夫山泉二期为核心打造“源头活水”产业区。充分利用和深挖农夫山泉的发展潜力,引导其把更多的生产、部分产品研发放入区内,加强与其总部的沟通,争取更多的业务迁至区内。
产业发展带动项目:(1)加快建设农夫山泉天然水及果汁饮料项目,鼓励其在开发区增加功能饮料生产线,生产农夫果园、尖叫运动饮料、水溶C100等饮品,提高产品附加值。(2)扩大武当酒业生产规模,打造“源头”“水都”等品牌。(3)引入桶装水生产线或公司,生产优质桶装水供应武汉、襄樊、十堰等省内大中城市,提高丹江水的经济效益。
现代物流区 在区内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物流企业、工商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产业发展带动项目:(1)引进一或二个大型现代物流公司,鼓励物流企业广泛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互联网技术,引导物流企业使用标准化运输、仓储、装卸、包装设备。(2)加强铁、公、水等运输方式的整合,发展多式联运。(3)加强信息交流和业务联系,支持本土重点物流企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多式联运枢纽。(4)依托汉江水路、高速公路、铁路,规划建设城市配送物流和产业物流,重点发展城市配送物流(生鲜冷链配送中心和商贸配送中心)、产业物流。
生产生活服务区 建成新城区信息交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休闲娱乐中心,为开发区企业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体系和服务支持,带动开发区整体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产业发展带动项目:(1)引入1至2家国内有影响的旅游公司、知名品牌酒店、培育本土餐饮住宿品牌企业,建设不同层次的休闲和文化设施。(2)充分利用开发区优势,为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机构迁入区内或增设网点创造有利条件。(3)在开发区积极支持各类担保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各类融资机构的发展。(4)引进和成立会计师事务所、法律事务所和工程咨询公司机构。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中介,规范发展资产评估、公证、职业中介、代理商中介组织。(5)建设便民医疗保健中心。(6)建立污水处理厂,确保生产生活污水净化处理;(7)建立垃圾站、废物箱、垃圾处理厂等环卫设施。
(三)六里坪工业园重点产业和空间布局
地处武当山脚下,紧邻车城十堰,已形成岗河、大柳树汽配园、财神创业园和集镇商贸园等几大功能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展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是现有“一区四园”当中工业发展最成熟的区,其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被湖北省考核鉴定为“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土地资源相对稀缺,未来发展会受到空间的约束。定位依据的原则是深挖现有企业的发展潜力、集约利用土地,以鼓励园内企业拉长、优化产业链。
在产业格局上,集中发展汽车零配件生产,发展相关的锻造、铸造产业,形成以汽车零配件产业为核心、汽配基础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1.重点产业
汽车产业 工业园重点骨干企业有东风部件厂、东风精工齿轮等。今后发展重点是: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工业园的优势所在,充分优化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使核心技能不断提升。从以毛坯生产为主向扩大深加工产品转变;从独立的零部件生产向配套总成转变,从单一省内市场向全国全球销售转变,从众多小企业生产向集团化生产转变,做大铸钢、锻造能力,充分发挥原有基础工业优势、提高精加工竞争力,为将丹江口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中西部汽车零配件集散地奠定基础。立足现有生产优势,提高集中度,整合园内企业、加快组建企业集团和产业联合体,向总成化、模块化发展,向生产和精加工基地发展。争取在5年内引进一家整车项目。
现代物流业 六里坪工业园是丹江口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充分的建立现代物流、商贸业的区位优势和必要的土地资源。发展与轻工业配套的快速物流,依托水路、铁路、高速公路的城市配送物流,构建现代物流基地(园区)和现代物流交易信息平台,鼓励引进国内大型物流集团,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引进和组建一至二个大型现代物流公司,发展配送物流和产业物流,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发展多式联运。
2.空间布局
汽车产业工业区 依托东风集团零件制造厂现有产业基础,整合六里坪铸、锻资源,构建研发——毛坯——精加工——总成——整车产业链的“毛坯——精加工——总成”生产环节。
产业发展带动项目:(1)争取东风公司参股,将中小锻造企业进行整合,组建合资公司;(2)将十堰民乐液压机械制造公司、湖北汽车电器厂做成东风配件集团的模块化生产企业;(3)争取东风公司重卡整车项目落户该园区;
现代物流区 整合东刚物贸公司、十堰能盛工贸公司现有资源组成大型汽配物贸公司,从事配件调度、运输专业物流。
(四)浪河工业园重点产业和空间布局
地处素有“鄂西北门户”之称的浪河镇,襄渝铁路、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业已形成了以阿里山农业科技园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浪河镇劳动力资源丰富,农特产品品质优良。工业园发展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土地资源较匮乏、土地存量有限,后续发展空间不足;在定位浪河工业园时的基本原则是调整结构、依托资源、拓展空间,以理顺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扩展发展空间为目的。
在产业格局上,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兼顾发展机械制造。
1.重点产业
绿色食品 拥有极为丰富的纯天然绿色食品资源和良好的生产条件。主要农产品有武当道茶、生猪养殖,兼顾旅游观光。充分利用这些无污染的绿色作物,积极推进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最终把工业园打造成重要的绿色食品深加工基地和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基地。
机械制造业 充分利用3611、3602和3607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有色金属锻打、铸造、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建设重点是:工业园应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产品研究,提供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重点关注相关企业的整合和资源的盘活。
2.空间布局
绿色食品加工区 以有机茶、生猪养殖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农特产品的深加工,以产业化经营和“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农特产品的生产。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充分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形成深加工与农村特色优势互补。
产业发展带动项目:(1)以阿里山农业科技园为依托,在政策、经济方面基于一定扶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有机农业。 (2)创新产品,挖掘特产、推广标准化生产方法。扩大魔芋种植范围,宣传魔芋的食疗功效,生产魔芋粉、魔芋豆腐、魔芋干等,打造魔芋经济。(3)保持浪河农业景观的原始风貌,联合官山镇举办民歌节,打造农副产品购物型观光农业,并利用丰富的渔业养殖资源和丹江渔家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垂钓,渔家餐饮等中小型渔家乐项目,形成一条古均州文化及农业观光休闲有机结合的黄金旅游线。
机械制造区 在现有3611、3602和3607企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机械制造企业的集聚和产品链条开发。
(五)金家湾工业园重点产业和空间布局
金家湾工业园已形成了生物医药和以电石为主的冶金工业。位于城乡结合部,土地资源紧缺,粗放式发展空间不足。以优化产品结构、促进技术升级为目的,拉伸电石生产产业链,加强环境保护,提升发展后劲。
在产业格局上,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石深加工业项目,在空间布局上,以丹澳医药、汉江集团电化公司、宏茂冶金公司为依托,重点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基地和电石深加工区。
1.重点产业
生物医药 今后发展的重点是:以丹澳医药公司为依托,整合开泰激素公司、武当药业等生物医药资源,重点发展拥有知识产权的中西成药,发展激素类系列产品开发,兼顾发展生物医药技术方面的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及各类新型小分子药物、新型化学合成药物,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制取新型中药及制剂、新型生物保健品,打造具有特色的知名医药品牌,逐步做强医药产业群体。实现激素类产品、中药制品、滋补保健品、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现代医药产业发展体系。
电石深加工业 利用丹江口市电石骨干企业的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电石深加工产业。
2.空间布局
生物医药区 引导区内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在天然植物药物开发、药用及实验动物应用开发、功能性食品开发、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四个领域实现产业突破,力争生物医药和化工医药的协同发展。
产业发展带动项目:(1)鼓励武当药业以中西药开发项目为主,加快中药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生产中药片剂、颗粒剂、胶囊剂。(2)鼓励丹澳公司、开泰激素公司以激素开发项目为主,开发睾丸素、雄烯二酮、氢化可的松、酶菌氧化物、肌苷、布地奈德等科技含量高的激素类产品;加快黄姜产业化进程,提高皂素提取产量。(3)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发展模式,在天然植物药物、药用及实验动物应用、功能性食品、生物肥料等四个项目的生产上实现突破。
电石深加工区 基于工业园已有的几家电石骨干生产企业,积极引导其在空间上集聚、在产业链上延伸、在产品线上扩展,在区内形成技术和产品优势互补格局。
产业发展带动项目:以丹江电化公司、宏茂公司等企业为基础,稳固电石产能。
(六)农产品加工园区
丹江口经济开发区内的农产品加工园是全省2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之一,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一区两翼”的模式发展。通过建设,丹江口市农产品加工园形成以博奥水产品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农夫山泉丹江口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果蔬茶加工产业集群,以丹江口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畜禽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万宝粮油、武当酒业为核心的粮油加工产业集群,以省级龙头企业丹澳、开泰公司为核心的林特(医药)加工产业集群,以万年纱业为核心的棉麻加工纺织产业集群。其中水产、果蔬茶、林特(医药)加工为丹江口市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核心产业。
通过5年的努力,做强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省级和国 家级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发展一批优势农产品原料基地,农产品加工园区核心区销售收入过50亿元,为全市农产品加工园区销售收入过80亿元、税收2.8亿元的目标夯实基础。
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带动项目:(1)扩大饮用水生产,引进农夫山泉三期、王老吉等品牌企业,做大水文章;(2)发展基于柑橘和茶叶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引入1到2家柑橘深加工企业;发展果品加工项目,进行柑橘砂囊、果酒、果醋、果胶等一系列柑橘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丰富柑橘产后的深加工链条。(3)整合现有水产品企业,增加生产线生产鱼类罐头、干品、腌制鱼。(4)发展休闲食品、方便食品等食品制造业以及茶饮等软饮料制造业;打造柑橘、茶叶集中推广品牌,生产小包装速食鱼类。
四、发展对策和措施
(一)发展对策
1、政策扶持:用足用活支持开发区发展和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在中小企业发展、技术改造贴息、产业集聚、抵免企业所得税、资源综合利用免税、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创造性的营造开发区经济发展环境。同时,出台本市支持开发区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名 牌产品奖励政策、中小企业进园资金扶持政策、人才政策等。对开发区实行统收分流和最优惠的收费政策。各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执行行政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规定,要通过开发区管委会向企业公布收费的法定标准和依据,由开发区管委会或服务中心按最 低标准统一代收代管,然后分流有关部门。
2、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开发区封闭管理,按照有利于与国内外管理规范接轨、有利于为开发区内企业和投资者服务的原则,实现开发区在管理体制上的封闭运行;二是创新人才机制。开发区在人才引进,干部管理,用人制度上可采取灵活便捷的方式,扩大用人,引入自主权。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所需技术人才或专业人才,按照《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三是创新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一级财政体制,增强开发区造血功能,实行激励型财政政策,推进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
(二)工作措施
1、加大规划实施力度。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原则。严格按照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高度聚集与重组,要把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功能,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土地、能源、资本等资源的集约节约使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扎实推进节能降耗,防污减排,构建和谐园区,确保开发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思路,加大网上招商、以会招商、以商招商、媒体招商、代理招商、挂职招商的力度,积极开拓招商市场。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引进优势产业项目。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和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推动企业与大集团、大公司、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同时,强化服务意识,营造重商、亲商、爱商的良好氛围,使客商高兴而来,愉快生产,最终实现双赢目标。继续推行老城区“退二进三”策略,以同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老城区企业向开发区集聚,以推进现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集群。
3、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抢抓机遇,认真筛选重点骨干项目,积极向上申报,争取列入国家和省项目计划。重点抓好技术创新项目、节能减排项目、产业集群项目、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对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产品开发,从扶持政策上倾斜,促进其优先发展。同时,积极搭建更大更好的投融资平台,广泛吸纳各类资金,为开发区的发展夯实基础。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加强交通、电力、通讯、信息和园区公用设施建设。一是路网建设。分期启动白果树沟路、高等级公路连接线、化鸡沟路以及园区道路,逐步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开发区道路交通网络;二是新建一个污水处理厂,提高开发区污水处理能力,确保节能降耗,防污减排,构建和谐园区;三是加强园区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建设。
5、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分五年收储4000-6000亩土地,同时,扩大净地收储比例,为开发区企业发展用地奠定基础。
6、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建立一条龙运作机制,引进各类科技项目和科技企业入驻孵化,大力培养科技型人才,形成技术支撑。积极组织申报市级企业技术改造资金项目,市直有关部门对开发区申报符合条件的技改项目,要跟踪服务,简化程序,搞好衔接,争取国家扶持资金,支持开发区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项目前期、培育科技兴贸出口生产墓地等方面的投入。
7、加大环境优化工作力度。营造宽松开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加强开发区党建和非公有制党建工作,推行部门服务、干部服务与绩效挂钩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责任,创优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坚持灵活高效的原则,简化审批程序,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限时办给,为企业服务开辟“绿色通道”.
8、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开发区采取企业、个人等入股的方式组建担保公司,发展民间担保机构,促进开发区内企业互保。制定政策,鼓励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支持企业产业优化、产品升级、科技创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资金,为区内企业提供资金保障和服务.鼓励开发区中小企业上市,创造条件为区内企业上市融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丹江口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总 则
第 一条 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来投资,激活本地民间投资,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特制定本优惠政策。
第二条 本政策适用于在我市境内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及商贸物流项目(房地产和矿产资源开采项目除外),且年提供税收在1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年提供税收在60万元以上的文化旅游及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项目。
第三条 投资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有效利用开发资源。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不单独供地,一律进入工业园区,并按园区产业布局建设。所有项目正式签约前,由分管招商引资的市领导召集招商、发改、财政、经信、国土、住建、环保、安监、科技、国税、地税、供水、供电等部门,对项目的可行性及预期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证,形成是否准入的意见,并报市政府主要领导批准。
土地政策
第四条 项目用地依法出让,工业用地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工业用地最 低价(8.1万元/亩),视投资规模和税收产出再给予基础设施财政扶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用地实行公开招拍挂方式出让,并给予一定的扶持奖励。
第五条 为鼓励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及发展,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0万元,且投资强度原则上不低于130万元/亩(六里坪园区不低于150万元/亩)的项目,在竣工投产后,市政府给予财政扶持,用于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扶持标准如下:
(一)工业项目
1、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含5000万元)的,由市政府负担项目用地场地平整费用;
2、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含1亿元)的,由市政府负担项目用地场地平整费用外,每亩扶持2万元;
3、固定资产投资在1亿元以上、2亿元以下(含2亿元)的,由市政府负担项目用地场地平整费用外,每亩扶持3万元;
4、固定资产投资在2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含5亿元)的,由市政府负担项目用地场地平整费用外,每亩扶持4万元。
(二)农产品加工项目
1、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含5000万元)的,由市政府负担项目用地场地平整费用外,每亩扶持1万元;
2、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含1亿元)的,由市政府负担项目用地场地平整费用外,每亩扶持3万元;
3、固定资产投资在1亿元以上、2亿元以下(含2亿元)的,由市政府负担项目用地场地平整费用外,每亩扶持4万元;
4、固定资产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由市政府负担项目用地场地平整费用外,每亩扶持5万元。
(三)文化旅游及商贸物流项目
1、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含5000万元),由市财政按照土地实际竞得价格的10%扶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2、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含1亿元),由市财政按照土地实际竞得价格的20%扶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3、固定资产投资在1亿元以上、2亿元以下的(含2亿元),由市财政按照土地实际竞得价格的30%扶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4、固定资产投资在2亿元以上、3亿元以下的(含3亿元),由市财政按照土地实际竞得价格的40%扶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奖励政策
第六条 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且亩平税收达到10万元/年的项目,自企业投产之日起,对企业上缴所得税本级结算留成部分给予前两年等额奖励,后三年按50%奖励。
第七条 对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亿元的工业项目、超过3亿元的文化旅游项目、超过2亿元且利用我市农特产品资源加工项目、境外投资企业固定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及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自主创新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在我市投资项目及其它特殊重点项目,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原则,给予更优惠的政策。
优化投资环境
第八条 对固定资产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全程服务、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警务执勤室。投资商投诉事宜由市投诉中心负责受理,必须在一周内反馈处理意见,半个月内反馈处理结果。投资商及其子女就医、上学、户口迁移等,享有丹江口市民同等待遇。
第九条 严格实行进企业检查审批备案制。除食品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政法机关依法执行公务等应急公务或突发事件,可先检查后备案外,其他检查必须事先报市政府政企共建办公室和市经信局批准。
附 则
第十条 驻丹企业、市属企业及本市业主投资新办企业,投产达能后享受本优惠政策。本优惠政策由市招商局负责解释。本优惠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出台的有关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文件同时废止。
湖北丹江口世纪通宝制造有限公司
丹江口市龙基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精工齿轮厂
汉江集团丹江口弘源碳化硅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东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汉江集团丹江口电化有限责任公司
汉江集团丹江口电化有限责任公司
丹江口市博奥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