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现有面积234.4平方公里(其中与成都市双流区合作共建天府国际生物城44平方公里,与东部新区合作共建未来科技城60.4平方公里),依托高新南区(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高新西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和未来科技城,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高新南区——面积87平方公里,涵盖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和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高新片区。
其中,成都金融城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是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吸引金融总部聚集的重要载体、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天府软件园,是首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国 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新川创新科技园,是四川省与新加坡打造的中国西部首 个中新合作共建园区,规划面积10.3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5G、人工智能、新医学产业,致力于打造成都5G智慧城。
高新西区——面积43平方公里,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主要承载区。
位于西区的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于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2019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827亿元(不含双流园区),同比增长24%,占四川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7%,截至2019年12月,进出口总额连续21个月在全国近百个综保区中居首位。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面积44平方公里,由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合作共建,是成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集聚空间,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健康新经济四大产业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新型化学药制剂、现代中(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智慧健康+精准医学和专业外包服务等六大产业细分领域,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生物产业园区。
成都未来科技城——面积60.4平方公里,位于成渝发展主轴东部新区,紧邻天府国际机场。总体定位为国际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汇集区,建设国际合作教育园区,打造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下一代互联网、科技服务业等产业。
成都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涵盖现代服务业及未来产业的“3+2”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坚持“产业功能区”理念,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变革经济组织方式,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有机融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站在新时代、新起点,成都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勇担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主支撑,加快推进“一核四区”中的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助力成都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面向未来,成都高新区确定了“三步走”发展目标:到2020年,进一步巩固国内顶尖高科技园区地位,成为引领中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示范区;从2020年到2035年,迈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成为国家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前列,成为全球科技与产业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之一。
成都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涵盖现代服务业及未来产业的“3+2”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坚持“产业功能区”理念,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变革经济组织方式,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有机融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一)电子信息产业
聚集英特尔、华为、京东方、戴尔、联想、德州仪器、富士康、奕斯伟、业成科技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形成了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整机制造到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条,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占据重要一极。2019年,129家电子信息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361.2亿元,同比增长11.7%。
(二)生物医药产业
建有全国唯 一的国 家级新药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6位,聚集赛诺菲、艾尔建、倍特、蓉生、地奥、迈克生物、美敦力等企业超过2900家,初步形成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剂、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集群,从业人员5万余人。2019年,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3亿元,连续3年保持近20%的增长率,其中新增亿元品种11个、同比增长26.8%。
(三)新经济产业
当前,新经济活力区正以瞪羚谷产业社区、骑龙湾产业社区、AI创新中心、中国-欧洲中心、新川创新科技园和天府软件园六大产业社区为抓手,聚焦5G通信与人工智能、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等新经济产业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和活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