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条目的细则制定方面,我们还会进一步跟有关部门沟通,为我们企业争取更大的利益。”前海管理局局长张备说。
在4月23日举行的APEC前海金融改革对话过程中,面对媒体关于前海获批的产业优惠目录并未包含金融业,是否会对前海产生影响的疑问,张备在回答过程中做出了如上表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前海管理局了解到,在此前获批22条先行先试政策的基础上,前海已经上报了25条金融创新政策,会在借鉴上海自贸区的基础上,根据深圳和香港的实际需求,“提出更大胆的创新内容”。
这些创新内容目标是最终将前海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金融商务枢纽。
构建“金融生态圈”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国家级战略平台,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任何举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前海是国内最早试点人民币跨境贷款的区域,已经并将更多地承担中国金融业改革创新的使命。”张备表示,譬如允许港资、台资金融机构在前海试点设立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支持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在前海创新发展等,均是前海有金融改革的成果。
而前海也因其金融改革的“招牌”,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入驻。张备透露,目前已有超过6000家企业落户前海,其中六成是金融类企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PE、VC、公募基金以及互联网金融等。
在这些金融类企业中,“有46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全国前10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中,有4家在前海设立机构,10多家要素交易平台正式运作,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金融产业生态圈。”张备表示。
“前海面向东南亚,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第一站。” 前海管理局战略发展处处长贺龙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着采访时曾表示,前海很多改革创新要点,都是基于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后方基地的定位考虑的。
根据前海管理局的设想,今年前海准备推进46项改革创新的要点,其中有18条涉及到金融创新内容,需要取得一行三会认同方可执行的要点有8条。
“我们在准备46条的时候,已经充分跟中央驻深办这些单位沟通,达成很多一致。”张备表示,这18条金融创新内容有一部分是比照着上海自贸区的,有一部分又是根据深圳和香港的实际提出的更大胆的一些创新的内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这些创新要点包括进一步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允许从前海向境外、从境外向前海的跨境直接投资按规定与前置核准脱钩,直接向银行办理涉及的跨境收付、兑换业务等。
将落实优惠目录细则
本月中,深圳市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公布了由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及优惠目录的文件,此前被寄予厚望的金融业未出现在前海的产业优惠目录之中,引起众多企业的关注。
根据该产业优惠目录,在前海合作区内从事物流、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的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按15%税率征收的优惠政策。但占到前海注册企业六成的金融类企业,却无缘享受这一优惠政策。
张备表示,金融业暂时没有纳入优惠目录,“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希望获得所得税优惠的企业有想法”。
但他强调,前海向香港学习,与香港合作,“我们追求的更多的不仅仅是税收的优惠,而是一种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特别是我今天强调的是要把前海打造成为一个金融生态圈。”
在张备看来,这些优惠政策的含金量并不低,“因为目前的产业发展是一种融合发展方向,既有科技+金融、金融+文化、金融+IT等等,比如说互联网金融是金融,那金融互联网是不是属于互联网技术?”
另一方面,深圳市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个对于前海紧缺人才、境外人才、包括港籍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最高不超过15%的政策。香港专业人才到前海工作,其个人所得税最高按15%来征收,这成为前海吸引人才的一大优势。
他表示,前海合作区会进一步跟有关部门沟通,落实制定优惠产业条目的细则。
“税收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实际上我们更看中的是这个市场。”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丁国良则表示,前海如果能为金融类企业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个税收就变成一个次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