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成本误区
成本构成企业持续竞争力。从根本上讲,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需要支付成本。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和隐性成本等。
在经济上,一项活动在可以由政府也可以由市场来做的前提下,只有当政府的效率高于市场效率时,政府活动才具有合理性。但当代理论经济学业已证明: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其主要优势在于促进公平而非实现效率,政府充当市场主体,只能是事倍功半。现实表明,政府作为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主体,缺乏成本约束机制,也缺乏效率意识。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基于地方利益,互相之间:争项目、抢外商,加大了招商引资的交易成本。而政府公职人员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则形成了另一种效率损失。
误区二:优惠政策误区
(1) 过分强调优惠政策
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是紧密相联的。优惠政策可以吸引投资,但是过分强调优惠政策的作用,则会适得其反。目前,各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除国家统一规定的优惠政策之外,还纷纷出台各自的特殊优惠政策,互相攀比,竞相优惠;让投资方无所适从,既担心地方的优惠政策和中央相抵触时,是否有法律保障;又担心政府换届、领导换人时,特殊优惠是否继续有效;同时,还担心园区是否给予其他投资者更特殊的优惠,等等。由此可见优惠政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优惠政策的法律保障和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
(2) 忽略发展园区自身优势
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味以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而忽略园区自身优势;在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越来越少、产业园区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园区更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挖掘园区的独特优势,以此作为吸引投资的亮点。
误区三:配套设施误区
园区配套设施在产业园区招商引资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目前国内各产业园区都在不断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以此推进招商引资引资工作的顺利完成。然而,各产业园区大力兴建有形配套设施的时候,却忽视了无形的功能配套,这就大大降低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误区四:有效服务误区
目前,国内产业园区提供的大量服务仍然集中于低端。随着竞争格局愈演愈烈,对园区服务的要求也上升到另一个层次。产业园区只有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差异性,在做好招工、办证(照)、征地等传统内容上的服务工作的同时,做好融资、技术、管理、政策等深层意义上的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服务的内涵性、权威性、有效性,才能吸引企业入驻,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误区五:到大城市招商的误区
国内很多产业园区每年都要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举办1-2次招商引资活动;尽管大城市具有投资意愿的企业相对较多,但在大城市便利的交通和特殊的国家政策对比下,产业园区便失去了竞争优势,无法吸引投资企业。这种过分强调到大城市招商引资的误区,增加了引资成本,降低了引资成功率。
误区六:忽视网络作用的误区
网络是产业园区传播信息、投资方获取信息最快最直接的通道;也是营销成本最低的通道;国内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尚未普及网络营销,因此,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引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同时,园区和投资方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使得招商引资工作长期低效。
本文节选自中国产业新区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我国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策略分析》。了解更多,敬请关注中国产业新区研究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