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提升工业园区综合管理效能 昆明再出园区建设新政
2014
02/22
15:29

继去年,昆明出台了《关于支持千百十亿工业园区培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三项新的政策措施后,昆明有望在近期出台实施《昆明市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以有效解决当前昆明市工业布局规划执行不力,工业园区管理建设滞后、工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等实际问题。

与此前出台实施的三项工业新政一样,《导则》是为加快推进昆明市工业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而设计的,只是各有侧重。《导则》重点强化园区的建设管理,文件共分十章三十四条,主要包括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与培育、管理体系、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党群建设等内容。

不同的是,《导则》没有沿用“意见”、“办法”等常规文件的使用文种,此举主要是为规避规范性文件从制定到出台周期较长的问题。同时,从字面理解“导则”有“指导原则、规则”等含义,为文件的贯彻者提供了更清晰、精准的行动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导则》明确提出了工业园三级组织管理机构,即市级成立市工业布局和工业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级成立工业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业园区成立管委会,并明确职能职责,这有力地加快昆明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步伐,提升了全市工业园区的综合管理效能。

此外,为了构建园区建设长效机制,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和服务手段,《导则》提出工业园区党群建设的三种方式,即采用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区域统建等方式,这为园区干部“听民声、解民忧”设立了灵活的党建接入方式。

关键词解读

增设工业用地

报批预审环节

即将出台实施的《昆明市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除清晰拟定了全市工业园区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等管理方略外,还对如何理顺管理体制作了明确要求,其中包括增设市工信委为全市工业用地报批的预审机构等。就此,本报请全市工业主管职能部门—市工信委,对《导则》的8大关键词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发展战略

尽管昆明从1992年起,先后设立了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昆明的园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并初步形成了4个国家级、13个省级,2个市级特色园区组成的产业园区建设体系,为促进昆明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工业园区管理建设滞后等原因,昆明的工业增长一段时间内呈现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层级偏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等实际问题。

为了加快开发区和园区建设,实现园区经济突破,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尽早实现,此番出台的《导则》提出,将按照“抓创新、创特色、强支撑、树品牌、促跨越”的总体要求,强化政策指导、布局引导、特色诱导,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深化综合配套改革,提高工业园区发展水平,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布局、投资向园区汇集、政策向园区倾斜、人才向园区流动、产业在园区提升,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优做新传统产业,构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可以说,《导则》为昆明工业园区的建设管理提供了一份清晰明了的园区经济“作战”目标导向图。

关键词

功能定位

坦诚地说,近年来,工业园区的迅速崛起对昆明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平台、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不过,从围绕园区的功能定位看,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定位趋同,特色不明显;园区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不强,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影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导则》的实施就是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围绕产业培育,抓好产业招商;围绕体制创新,推进市场化水平;围绕布局规划,提升城市化功能。从现有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市各级园区已经具备了科学的规划、完善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因此,对园区的建设定位为:聚集大量工业企业和相关配套产业,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是昆明市跨越发展的带动区、城市发展的新片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基地。

关键词

产业布局

《导则》提出了“三圈层”布局的工业体系,其依据的是昆明各县(市)区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交通等条件,通过布局逐步实现工业产业相对集中、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的态势,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时,该体系还兼顾了都市区、近郊县(市)区和远郊县区三个空间层次设计的,以形成产业定位、主导功能、特色优势各不相同的内、中、外三个圈层

具体来说,内圈层以昆明中心城区为重点。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区、呈贡区中心城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工业产业、研发、投融资和总部经济等,带动与之配套的流通、信息、金融、商务、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中圈层以近郊县(市)区为核心。高新区(马金铺片区)、经开区(阿拉、洛羊片区)、官渡区(空港经济区)、西山区(海口片区、团结片区)、呈贡区(雨花片区、七甸片区)及安宁市、富民县、嵩明县、晋宁县主要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烟草及配套、生物医药、化工、石油炼化及配套等现代制造业、总部经济和仓储运输、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

外圈层以远郊县(区)为支撑。宜良县、石林县、寻甸县、东川区、禄劝县主要发展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建材、化工、能源、非烟轻工等资源性特色产业、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和一般性加工业,带动相关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

这个产业布局表明,昆明正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名品名牌,从而进一步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形成产业互补,提高昆明工业发展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

产业培育

“产业兴则昆明兴,产业强则昆明强。” 《导则》提出,按照“一区一主业”的要求,即一个县区设立一个工业园区、一个工业园区允许规划2—3个产业园、一个产业园支持发展1个重点产业,确定重点发展产业,形成纵向延伸成链,横向聚集成群,链群科学布局的发展模式。

之所以在《导则》中提出产业培育,主要是昆明的产业经济的总量还小、实力偏弱。市工信委称。从全国来看,以2012年为例,昆明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仅排第16位,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列第16、17、16位,产业实力不强、竞争力较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实力偏弱是由于昆明多数产业属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来料加工型,而且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仍以初级加工品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少,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配套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滞后,产业链尚处于发育阶段,产业趋同现象严重、集中度不高。

同时,昆明工业经济长期以来,主要以烟草、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主,新兴产业没有成长起来,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少,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

此次《导则》明确把产业培育作为昆明市的发展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并把产业建设作为园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来抓。

关键词

管理体系

《导则》创新了园区体制机制及开发模式,提出分级分类的三级管理体系,即管理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承担经济事务,社会事务交由所在地政府承担。其中,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主任(第一主任)由所在地党、政一把手兼任。管委会班子成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任命,其他人员由管委会聘任聘用。管委会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享有收入分配自主权。工业园区之间开展合作共建的,共建区域的统计工作由属地园区管委会负责,工业经济指标原则上合作双方按5:5比例分享。

具体来说,市级成立昆明市工业布局和工业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市级各部门为成员单位。

各县(市)区成立工业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县(市)区工业主管部门,办公室主任由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县(市)区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

管委会作为同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同级政府特定区域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对工业园区实行统一管理。而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杨林经开区按照国家级开发区的要求完善职能、设置机构、配备人员。省、市级工业园区按照市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三定”方案完善相应机构和工作岗位。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第一主任)与所在地党政一把手交叉任职。

值得注意的是,管委会可行使发改、土地、规划、建设、环保等相应的县级经济审批和行政管理职能,社会事务职能交由所在地政府承担。可以说,管委会具备一定的财政、人事等审批权限。

《导则》对市、县(市)区和管委会三级组织机构职能职责,均作了详尽的安排。

关键词

园区规划

《导则》提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组织编制,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组织专家审查后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也就说,增设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对工业用地报批的预审环节,对符合全市工业布局规划和工业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优先给予立项、登记、备案;对不符合的项目,支持在全市范围内合理流转,否则不予立项。

同样,产业发展规划也是由县(市)区工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管委会及相关单位组织编制,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备案。

与产业规划紧密相关的招商工作,《导则》要求以工业园区产业规划为基础,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原则编制产业招商方案。招商方案应重点研究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构成,研究产业关联区域、国家和重点企业发展趋势,结合全市工业发展实际,明确招商目标企业和关键环节,提出具体可行的招商措施和目标任务。而招商方案的实施,则由县(市)区招商主管部门牵头,会同管委会组织编制,报市投资促进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备案。

值得关注的是,《导则》除了对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园区环评规划等作了详尽的要求外,还对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规划作了明确要求。即按照近期、中期和远景规划,建设适应产业发展的供水站、变电站、配气站、通讯基站、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等,满足项目生产建设和运行发展的需求。

同时,结合产业、区域、交通特色和周边生产性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情况,在园区内或周边规划仓储、物流、生产资料市场等生产性配套设施,生产性配套设施用地原则上不超过园区总规划面积的2%。根据产业结构与规模、人口结构与密度、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等综合因素,提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辐射均衡的现代化、高效化、网络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规划。

此外,结合周边城市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布局行政办公、商贸餐饮、运动休闲、文化教育、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员工宿舍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原则上由园区集中规划建设,企业内除行政办公外,原则上不单独规划。

从量化指标看,《导则》要求园区内集中规划的生活服务设施,用地不超过园区总规划面积的5%;生产型企业内规划的行政办公用房不超过总建筑面积的4%,确需单独建设生活服务用房的,与行政办公用房合计面积不超过总建筑面积的7%;园区内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总规模不超过园区总体规划面积的7%。

关键词

园区管理

园区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全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园区产业定位及发展规划,并按照《昆明市工业投资项目评审会办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对不符合“一区一主业”原则,但符合昆明市产业发展总体要求,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由市投资促进局牵头,按照全市“8185”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在全市范围内统筹流转。

对通过市级评审,投资超过1亿元或市重点工业产业推进小组确定的项目,列为市级重点服务项目;投资5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列为县、区级重点服务项目,启动“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服务协调会办推进”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实施。列入市级重点服务项目,由市级协调,省市联动,优先配置土地、环保排放等指标,优先配置水电等生产要素。

未通过审查或未报备的项目,不予供地,不予环评审批、不提供能源、资源保障,不纳入统计考核,不享受市级相关扶持政策。

关键词

园区服务

在抢抓西部大开发、沿边改革开放等机遇面前,《导则》明确了优化服务环境、优化执法环境、优化人文环境等园区服务建设机制。

在投融资服务方面,《导则》要求工业园区应建立完善的投融资平台和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满足创新型企业多元化的有效融资需求;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好上市融资、技术转让、并购重组、股份转让、担保贷款、信用贷款等多方面的工作。

此外,为入园企业代办工商、建设、质监、卫生、环保、消防、房管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审批服务项目,为有需求的园区企业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及法律咨询或专业技术服务等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新技术认定、复审政策辅导、诊断答疑、策划、扶持政策咨询等服务。

事实上,昆明各级园区在优化服务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如,宜良工业园区提出“一站式”的服务理念后,园区管委会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权责统一、限时办理”等制度,探索上门服务、代理服务、预约服务、帮办服务等制度,逐步实现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办事不出厂”的效率园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导则》对园区的形象展示服务也作了要求,即工业园区应设立具有园区形象、园区规划、发展目标、发展优势、招商重点、未来远景等综合性内容的“园区展览展示”设施和具有同等功能的独立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