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有望今年将启动。
国家发改委近日表示,2014年将组织编制若干重大区域规划,研究制定2014年区域规划审批计划,重点做好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等规划。
此前,国家发改委已在2008、2010年发布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而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环渤海地区规划,却多年未能出台。 多名行业人士指出,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之所以难以出台,是因为一直存在争议。
因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无论是概念和范围都很明确,而环渤海地区则相对复杂,尤其与京津冀的关系,环渤海地区到底是该划定京津冀,还是划得更远比如以渤海的周边来定,意见难以统一。
“是定京津冀还是环渤海,连名字都存在争议。”一位知情人士说。
不过,201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已经召开了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河北、北京、天津均纳入规划,解决了过去争议多年的首都经济圈范围问题。
而在2013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了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提出需要构建区域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对接为重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取得更大进展。这一讲话明确了环渤海地区的规划编制方向。
国家发改委国土所所长肖金成认为,首都经济圈强调的是经济辐射作用,而环渤海地区规划,则侧重区域经济合作。
“过去本地区的竞争显得更突出,经济合作没有别的地方做得好。”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仅仅在环渤海地区就有几十个港口城市,都主打港口产业。而各个城市,基本都定位国际航运或者区域航运中心。
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杜麒栋认为,环渤海地区的发展的确需要中央统筹,比如该地集装箱业务最大的是青岛,但是国家并未给予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而天津的港口综合能力比较强,但是太靠内地。
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则认为,环渤海地区过去互通有无太少,要促进本地区快速发展,需要尽快互动。
“新的地域概念建立起来以后,在一个新的地域之内,各省市应相互取长补短,并把长处发挥到极致。”陈全生表示。
2013年6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参加领导涉及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和河北。
按此看,环渤海地区发展规划,可能以上述省市为范围。
不过,多名专家认为,像辽宁、山东的经济本身自成体系,与京津冀联系并不紧密,相反,与京津冀联系更多的是山西和内蒙古。
“特别是山西,国家虽划定为中部省市,其实经济与环渤海地区更密切些。”肖金成说。
目前内蒙古、陕西和山西,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煤炭、电力以及天然气等资源,内蒙古等地还为京津冀地区提供了生态屏障的作用。
长三角规划的最初范围不包括安徽,但是长三角的城市联席会议,却包括了安徽合肥等越来越多的城市。“所以以后再建立一个泛环渤海区域,纳入山西和内蒙古,也是一种办法。”肖金成说。
目前京津冀和山东、辽宁环渤海的5地,涉及的人口2.5亿,地区生产总值(GDP)以及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主要指标都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中国经济最有潜力的新增长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