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度红火的光伏企业70%以上已破产,在节能环保领域,目前风电设备也有50%的产能过剩,还有锂电池生产,也是一拥而上的局面”,18日,在南京召开的江苏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大学副校长施卫东表示,产能过剩,不仅是江苏传统制造业面临的问题,类似于新能源、环保领域的新兴产业,目前也要避免陷入产能过剩的“泥潭”——而其关键在于减少政府干预。
江苏是中国第一工业经济大省,产能过剩,是制造业最难绕过的关键词汇。根据2013年12月26日江苏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四个行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矛盾,并且计划在今后五年内量化压缩产能。
“传统行业如此,新兴产业也要未雨绸缪。比如,近几年光伏行业的起落兴衰,特别是‘巨头’无锡尚德的破产,已经为目前还在如火如荼发展的新兴产业敲响了警钟——别走老路了”,施卫东表示,产能过剩,除了市场本身的盲目性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干预,是地方政府推动下的盲目投资。
2013年,江苏造船完工量约1300多万载重吨,约占中国的1/3强。而施卫东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在“十二五”规划开始后,江苏13个地市至少有一半都发展了造船产业。而不考虑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何处,只关注是否有政策支持、招商引资的数据是否好看,甚至有企业只为钻政策空子,拿政府补贴,无序发展的结果很容易导致产能过剩”。
对于政府在产能过剩中扮演的角色,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副主任高清直言,过去以GDP考核政绩,政府甚至会借钱或者贴钱进行招商引资,这种做法会加重很多行业的产能过剩。
除了新能源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在江苏的发展也正在势头上,其在4年时间总产值突破了100亿元,占到中国的1/3。“内陆资源有限,向海洋要效益,没有问题。但如果不未雨绸缪,不解决导致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未来很有可能还会重蹈覆辙”,施卫东说。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经济学专家葛守昆表示,新兴产业虽然是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产业,但在特定时期,上项目太多,或只将新兴产业的产品销往国外去,新产业依旧会面临产能过剩的老问题。
如何化解江苏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风险?施卫东认为,关键要增加企业的主导度,让市场说了算,政府来完善新兴产业发展的检测和预警体系,并做好新兴产业内需市场的培育和开拓。
“比如新兴产业,新能源,应该服务于我们自己的国计民生。这样国内外市场平衡,新兴产业过剩的情况,即使有,也会得到缓解”,葛守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