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成都高新产业产值 去年突破5000亿元
2014
01/11
10:12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作出部署。上月,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推荐阅读:成都经开区去年造车71.2万台 规上工业增加值破600亿

刚刚落幕的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三产联动、创新驱动、政策推动相结合,加快打造成都经济升级版。而其中,着墨尤重的命题,则是“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区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已然启程的2014,如何力促成都经济“跳得高”“跑得快”“站得稳”“走得远”?

“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如是共识,已成行动。

2013执行图

抓科技就是抓经济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刚刚走过的2013,对于转方式调结构进程中的成都而言,意义尤重。

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肩负成都作为西部重要经济极核和全省“首位城市”之责,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成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命题。

“1+10”创新驱动政策体系出炉

全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逾800项

去年,成都成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同期,西部唯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落定成都;年底,成都荣获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

殊荣的背后,其倾力创新之处,绝非一夕之为。

去年10月,全市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确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创新理念,形成我市覆盖范围最广、支持力度最大的“1+10”创新驱动政策支撑体系,明确建设国内一流创新之城、创业之都的工作部署。

集全市之力的创新之“谋”,已成为成都之“动”。

直指“加快建立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的命题,2013年的成都,创新亮点频现。去年,我市启动产业技术路线图编研工作,研制完成移动互联网、汽车、3D打印及新能源、轨道交通等9个产业技术路线图,厘清产业技术路线和科技主攻方向,“导航”产业向技术链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力促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市科技局去年全面启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重大项目,构建起校(院)地协同创新机制,据统计,我市去年新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研发平台达40个。

与此同时,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探索,同样在逐步深化。去年,我市探索建立科技计划项目市场化形成机制,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科研需求,全年实施800余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对76项技术标准、74个战略性新兴产品、204个重点新产品给予后补助,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明显提高。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破5000亿元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服务企业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靶心”。据统计,我市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和四川省创新型企业603家,同比增长34%,全市企业专利申请同比增速明显。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市科技局组织实施“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0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突破“高性能密偶催化剂制备”等近200项关键核心技术,“稀土LED发光材料研发及应用”项目突破国际专利壁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培育“下一代网络多业务核心路由器”等74个战略性新兴产品,产业技术水平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速逾20%。

提升城市创新创业环境

全域成都梯级孵化体系加速形成

区域创新创业环境,是一座城市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表达。去年,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领域,我市新增各类科技载体34家、新增孵化面积61万平方米,对38家载体专营机构给予资助1520万元,全域成都“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梯级孵化体系加速形成。

此外,在科技金融服务领域寻求突破,我市出台实施《科技金融资助管理办法》《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管理办法》,设立首期5000万元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支持17家企业完成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股份制改造,引导113家科技企业参加科技与专利保险,参保金额达110余亿元。眼下,科技创投“西进”来蓉现象凸显,我市已集聚发展各类股权投资机构150余家,风投资金规模超过600亿元。

2014路线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关键时期当有关键之举。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创新驱动,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如何在稳增长上出实招,在调结构上出妙招,在促改革上出新招?昨日,本报记者对话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华。

问: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予以部署,在今年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我市经济工作的主遵循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市科技局今年如何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答:没错,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诸多命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课题。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深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深入破解“谁来创新”“创新什么” “怎么创新”的问题,稳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领先西部、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着力点是科技企业,落脚点是经济发展。我们出台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14条政策,就是希望更好地支持建设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激励企业成果转化等,引导科技人才、创业资本等要素向企业流动聚集。今年,我们将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中资源重点培育100家大中型创新型企业、200家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就是要构建和完善科技项目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充分尊重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资金分配、成果评价的导向作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和协同,加快创新资源向重点产业链聚集。这也是科技管理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2014年,市科技局将深化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激活”区域科技资源特别是在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点是建立我市与在蓉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制度和协调机制,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共同推进环高校特色知识经济圈、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推动在蓉高校院所研发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加快建设领先西部、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

问:在采访中,我们发现,“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贯穿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各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何理解这个命题?今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项举措中将如何更充分地推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

答:的确是这样。当前,科技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大部署,新形势新要求,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任务和目标,必须加快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今年,市科技局将系统支持产业技术创新,以抓产业带企业,抢占技术链和产业链制高点,促进科技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转型升级。

首先,是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完善产业技术路线图研制工作机制,在去年编研完成移动互联网等产业技术路线图基础上,紧紧围绕成都工业差异化转型发展的“1313”战略,完成轨道交通等6个产业技术路线图,启动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工作,提出关键技术选择建议。当然,“编制”是前提,“致用”是目的,今年,除了编研路线图之外,我们还将完善技术路线图运用机制,深化和扩大产业技术路线图的转化应用,协同推进产业技术升级。

此外,还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最近,酝酿多时的《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正式发布,我市优选13个重点区域率先开展创新驱动发展试点示范,从区域发展的思路上去整合、引导、配置创新资源,真正让科技与地方经济融合共进,示范带动我市整个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

同时,市科技局还将切实转变职能,强化科技管理创新,建立 “企业出题、先行投入、协同攻关、市场验收、政府补贴”的服务模式,完善科技计划服务体系,引导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技资源市场化、社会化开放共享,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服好务。

对话·改革红利在哪里>>>

成都天府软件园“创业场”品果科技徐灏:

问:对科技企业而言,最常见的“症结”就是融资“贫血”,如何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环境?

答:今年,我们将倾力构筑的科技创新投融资金融链,让每个成长周期的企业,但凡有融资需求都能“应需入门”,除了鼓励各类金融服务机构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扩大信贷支持之外,还将发挥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作用,发展风险投资尤其是天使投资,引导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积极投资创投基金,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市政协委员、海归来蓉创业博士王暾:

问: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高端科技人才入川来蓉创业,关注“人”的要素,成都科研人才发展机制将考虑如何构建?

答:今年,我市将推动在蓉高校科研人才分配激励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新机制,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同时,深化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计划,重点支持在蓉高校院所科研人才服务我市企业创新,发挥在蓉外资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作用,吸引一批国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来蓉创新创业,让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智囊”。本报记者 缪琴

原标题:成都高新产业产值 去年突破5000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