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据台湾媒体报道,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对成都及郑州两地的6400万美元投资计划。至此,长达两个月的富士康内迁之争终于落幕。
公告显示,因机顶盒、平板电脑、手机等产能需求,鸿海集团将投资富泰华精密电子(成都)1200万美元、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2000万美元、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2000万美元、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1200万美元。
据悉,鸿海在这两个地区都是首次投资。按照鸿海的解释,这两个地区将成为国内的“重点区域”,成都将以平板电脑和机顶盒为主,而郑州将以手机为主。
富士康在华版图已经基本清晰,形成了三大生产群体。北京、郑州和廊坊将主要进行手机生产,重庆和成都则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机顶盒,而对生产条件要求较高的苹果则继续留在深圳生产。此外,一些中型业务群也将逐渐内移,PCB(电路板)将移到秦皇岛,光电设备移到晋城,游戏机则落在烟台。
有业内人士分析,富士康选择郑州主要是从“万马奔腾”计划出发,因为富士康所代工的三大手机品牌已趋于稳定,诺基亚由北京生产,摩托罗拉则由廊坊和天津生产,而苹果的生产一直没离开深圳。“郑州地处中原,对‘万马奔腾’的供应链将十分重要。”
而成都则是重庆的重要补充,两地主要向欧洲供货。“富士康大体上已经分工完毕,最大的悬念将是苹果公司的业务由哪个地方承接。”
富士康是当地GDP的宠儿,2009年上交深圳市的税收就超过3亿元人民币。因此,包括天津、郑州、廊坊、烟台、成都、武汉等地区都与其传过“绯闻”。各个地区为了“迎娶”富士康,竞相开出优厚条件。但因为“跳楼事件”,富士康在内地的招工计划一直受阻,因此,人力资源成为富士康选择的重要标准。
今年6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知情人士处得知,富士康落户郑州已成定局,“主要是看重了我们的人才支持。”有媒体报道,廊坊也承诺将借助东方大学城以及10多所电子技术院校为富士康培训员工。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富士康通过内迁,重新梳理了业务版图,形成了局部的规模效应。而富士康将围绕产地加强通路的建设,如果“万马奔腾”计划得以顺利开展,富士康将进一步整合产业链。
同一天,鸿海还宣布将重启发行上限达10亿美元的海外无担保转换公司债(ECB)。有财经人士解读,鸿海已定下今年增长三成的目标,而发行ECB也表示富士康看好下半年以及未来三年的市场情况,从而筹集资金,加速建厂。(张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