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33载!大龙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新
2025
07/07
15:10

33年前,这里还是偏远小镇,工业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

1992年,不甘落后的大龙人,吹响自费开发号角,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199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成为铜仁最早获批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2014年,成功荣获第一块国字号招牌: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产值连续三年200亿元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2020年增长104.51%。

2025年,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作为经济工作“头号工程”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步伐再提速。

开发区旧貌新颜

33年前的偏远小镇,自1992年自费开发,到1999年获批升级,到2014年荣获第一块国字号招牌,再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200亿元以上,大龙开发区紧扣“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高地、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目标,一路主攻工业、大抓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多点开花产业兴

产业兴则经济兴。开发区积极抢抓产业发展机遇,选准具有比较优势和广阔前景的“拔尖”产业、企业项目重点发力,精心布局产业体系,园区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呈现蓬勃之势。

新型功能材料产业

近年来,开发区不断在培育壮大、大力招引上下功夫,以新型功能材料为首位产业迅猛发展,2024年实现产值212.38亿元,占全省该领域总产值三分之一以上,形成锰系精深加工、钠系纵深拓展、综合回收利用三大赛道,其中,锰系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生产产品三元前驱体、高纯硫酸锰、锰酸锂、负极用石墨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份额。

中伟萃取车间

劳动密集型轻工特色产业作为带动就业、推动发展的不可或缺力量,让开发区的声名在海外越飘越远。如:东亿电气生产的点火枪、高端金属打火机、小双圆电子打火机、砂轮机、多功能机等5大系列8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中东、东南亚、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纯青箱包生产的休闲包、电脑包、旅行包等产品,畅销北非东部、非洲东部和西部等国家和地区……

东亿电气生产的打火机

在开发区,协同推进的水、电、气(汽)、物流、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产业,为新型功能材料、劳动密集型轻工特色两大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

如今的开发区,汇聚工业企业15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6家、10亿元以上企业5家、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向“新”而行的生产车间里,百家工业企业正以奋进之姿、拼搏之势,书写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篇。

创新领航动力强

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与不竭动力。近年来,开发区坚持“主动引导”“精准推动”双轮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区域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

百思特生产线上机械臂操作

经过技改,贵州百思特在30亩土地上实现日产量12吨到40吨、能耗降低40%的发展,蝶变成开发区目前亩均产值最高的企业。尝到创新驱动甜头,公司今年继续投资,对产线再技改,预计10月完成技改工作,届时能耗可再降10%左右。

嘉尚生产产品

贵州嘉尚一边抓产线创新、一边抓项目建设,去年6月一期4条100米长的锰酸锂正极材料隧道窑及配套生产线顺利投产运营,让原有的2万吨年产量成为历史,实现5万吨年产量的跨越式突破。

凯金生产车间

贵州凯金通过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工艺,在保持原有能耗水平的前提下,将产品年产量从7000-8000吨提升至1万吨,同时实现每吨产品能耗降低20%左右的突破。这一“增产不增耗、提质更降本”的创新成果,不仅夯实了企业的成本优势与技术壁垒,更助推其向着年产值25-30亿元的目标全速奋进。

企业科研人才

截至目前,开发区累计培育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一个个国家、省、市荣誉平台、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无不生动诠释着开发区在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上的深耕细作与坚实足迹。

服务护航发展稳

为让企业能够在开发区放心干事、安心发展,开发区“软硬齐抓”双向发力。

沿路而建的集中供热管网

抓园区基础配套完善,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更好发展。开发区建成增量配网、集中供热管网、3座变电站、52.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日供水4万吨自来水工程、日处理8000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5000吨工业污水处理中心等基础配套,让企业跑出自己的发展加速度。

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窗口

开发区政务服务大厅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平台,不断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体验,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推动企业信息变更、迁移登记、注销登记、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申请公租房等9个事项落地运行,并通过流程再造和数据共享,最大限度便民惠企。

为方能源项目临时党支部

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同样离不开党员干部的齐心协力。开发区紧扣擦亮“红领经开·益企黔行”党建品牌,落细落实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和“5+3”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大力实施“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专项行动,推行政商交往正面、负面、经营引导“三张清单”,全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赋能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航拍一景

如今的开发区,硬件设施坚实有力,软件服务精细入微,党建动能澎湃强劲,三者协同发力,共同绘就企业发展 “蹄疾步稳”的生动图景,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沃土。

砥砺数十载,继续奔跑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忙碌足迹、崭新成绩、未来憧憬,正汇聚成越走越新的新时代“大龙开发区之路”。

大龙开发区新闻信息中心记者   姚婷

编辑   龚林敏

二审   张露

三审   潘桂仙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