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园法·启航”破产审判工作发布会上,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联合园区政法委(综治中心)及四大功能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困境企业多元纾困化解行动方案》,联动创建“预警-评估-方案-跟踪”全流程纾困机制,为困境企业提供全周期司法纾困服务。
签约仪式
由园区人民法院、园区政法委(综治中心)牵头,联合各功能区管委会,共同搭建困境企业风险预警与纾困化解平台,主要集中在风险预警、分类救治、府院联动三大职能上发力,实现“早识别、早介入、早救治”困境企业的司法效能。
在前期风险预警阶段,园区人民法院可通过困境企业风险预警平台监测和分析企业的各项风险指标,结合困境企业自行提出的纾困申请材料,及时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和问题。经评估后,平台根据企业风险情况生成热力图,并推送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预警。接下来,再根据风险等级,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制定“一企一策”的纾困方案,对具备挽救价值的企业,园区人民法院将灵活运用“活查封”、预重整、庭外和解等手段帮助企业“再生”;对“僵尸企业”,园区人民法院将加速出清,释放土地、厂房等资源;针对复杂案件,则会组建“1+4”联动工作组,即由法官、政府专员、会计师(或律师)、行业专家组成专项团队,提供“债务重组-资源匹配-司法确认”闭环服务。
为推动平台有效运行,《困境企业多元纾困化解行动方案》重点在风险防控、精准纾困、长效赋能三方面建立起切实运行的联动工作举措,进一步完善困境企业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困境企业纾困化解质效,为困境企业注入新动能。
园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曹黎丰表示,“困境企业多元纾困化解行动方案”的签署将整合立案、审判、执行、破产全链条资源,通过简化程序、强化衔接,推动更多危困企业涅槃重生。
近年来,园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修复、治愈和推动作用,灵活运用破产清算、重整、和解等程序,积极帮助有挽救价值的困境企业取得新生。下一步,园区人民法院将持续立足破产审判职能,不断提升破产案件办理质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刘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