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开发区升级潮之后,高新区又开始酝酿升级潮,目标同样是“国家级”。
华北某市一位副市长对记者透露,由科技部牵头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目前已经确定了多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本次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规模不亚于开发区升级数量。
日前,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高新区管理处处长杨跃承在北京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上也向记者证实,目前国内正在进行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工作,将有相当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
这标志着2009年重新拉闸启动的高新区升级工作仍在继续,未来将有一大批省级开发区获准加入“国家队”。
据悉,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以后,将在土地利用、金融服务、出口等很多方面获得更为优厚的政策待遇。
升级潮再现
北京社科院院长助理赵弘又有了一个新头衔: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据悉,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是在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后,迅速组建而成的。“一定要做到‘院’的级别。”一位熟悉情况人士向记者透露,开始筹备人员觉得成立一个“研究中心”就可以了,但是北京市有关负责人批示,一定要做到“研究院”。
与此同时,天津滨海新区也成立了“滨海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
赵弘对记者表示,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一大批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对于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是未来发展的最大需求。因此,支持特大城市成立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提升研发能力,是国家对高新区发展的平衡性支持政策。
杨跃承表示,支持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是2009年科技部下发《关于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中的精神。
但对此次大规模升级数量规模和具体的评价标准,杨承跃表示不便透露。
而据记者了解,这简短的“升级”二字背后,意味着更多的国家扶持,政策倾斜以及更多的资金投入;被冠上“国”字号的高新区,比起省级高新区,必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家在税收优惠方面有特殊政策。而且,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需要从地税减免企业税负,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则可以享受国家级政策,减免增值税等一些大头企业税收。
而地方政府之间就升级问题,早已展开公关竞争。
2009年,湖南湘潭和江苏泰州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率先升级成功。
记者了解到,河北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也于近日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而据唐山市政府一位有关人士介绍,本次高新区升级虽然数量比较多,但是达到标准也非易事。
按照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联合起草的《国家高新区扩区、改变区位和省级高新区升级的审批原则和审批程序》要求,申请升级的省级高新区必须参加国家高新区年度评价,且在国家高新区年度评价中(包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土地集约合理利用、完善配套功能等),主要指标排序位于前20位(西部地区没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省、自治区除外);申请升级的省级高新区必须符合所在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管理与规划管理工作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一项措施就是扩容,开发区现在的面积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上述唐山市政府有关人士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唐山高新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4.5平方公里扩展至31平方公里,并将空港城纳入高新区规划范围,解决了高新区发展空间受限问题。
不仅如此,阻碍唐山高新区发展多年的“城中村”顽疾也得以解决。2010年3月,唐山高新区组织对建设路沿线鄄子村90余户、共4万平方米的住宅和其他建筑进行了集中拆除,高新区所辖村庄已全部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
“高新区的升级工作得到了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位唐山市政府有关人士坦言,省市政府积极的姿态也是高新区得以顺利升级的关键所在。
这位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为了使申报工作顺利展开,唐山成立了省、市、区各级工作领导小组,唐山市市长陈国鹰亲自担任唐山市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据悉,河北省政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赴科技部汇报工作,征求相关意见,并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指导下,区内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升级总体汇报、自主创新汇报、系列申报文件等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记者了解到,唐山并非个案,在本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过程中,湖南湘潭、江苏泰州、山东东营、江西新余等都成立了专门的省、市、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部委公关力度,开展高新区扩容改建工作,力争早日加入“国家队”。
技术升级难题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玲在采访时表示,在国家大力促进产业转型之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转型有利于我国顺利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长期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落后,甚至在有的地方出现了高新技术区变成了工业区,甚至是房地产开发区的问题。
陈玲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格升级并不等于技术升级。困扰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痼疾没有彻底解决,高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升级效果如何,仍然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陈玲指出,在高新技术开发区高速发展之余,高新区也同时存在着诸多硬伤。
例如,“高新”盛名之下,行简单的进出口加工贸易之实是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最为人诟病的环节之所在。
她认为,这一次升级的机会,使得各个省级高新区都在本区内展开治理工作,淘汰一批不合标准的小企业,制定了完备的规划措施,统一布局,合理规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新区名不副实的问题。
“有一些地方政府组织成立了专项的产业园区,现在的高新区越来越专业”,陈玲举例,江苏泰州,就以医学科技作为主打,而湖南湘潭则重点发展半导体与光电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产业。“专项部署有利于高新区长足的发展”。
针对高新区发展中暴露出来的没有自主创新,技术力量不强等问题,陈玲表示,目前高新区自身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正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记者获悉,已有多个高新区加大新兴技术产业的支持奖励力度,尤其注重对园区内的科研进行奖励。重奖之下,一些并无竞争优势的小型新兴技术型企业获得发展良机。
但陈玲同时也指出,高新区大量的新兴技术小企业仍然面临着生存危机,一些属于世界五百强之列的企业仍然是高新区发展的中流砥柱。
以青岛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其园区内仅有几家民营企业不属世界500强之列。一段时间以内,很多地方政府认为高新技术开发区里面一定得装世界500强企业,而对具有高新技术创造能力的中小民营企业加以排斥,或者是不注重培养。
最终,世界500强多数只是将其加工厂放在了这些高新技术开发区内,高新技术开发区变成了代工厂。而由于土地价格太高,一些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根本不能入驻这些高新技术开发区。
曾做过多个高新技术开发区顾问的大岳咨询公司总监陈民向记者坦言,很多地方政府什么都想搞,高新技术开发区只是做摆设,用世界500强装门面等,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制约的瓶颈问题。
陈民表示,希望借助这次大规模升级的机会,地方政府真正打造一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专业的产业园,是一个主要发展模式。地方政府应该在土地价格、进入门槛、投资强度等各个方面研究更细致、更针对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