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4月2日,华夏幸福(600340.SH)宣布与保碧新能源达成合作,共同开拓中东地区“产业+新能源”业务。
与此同时,其还联合旗下公司小麦新能与保碧新能源组建三方合作联盟,聚焦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国内核心区域及印度尼西亚等海外市场,加速工商业新能源资产开发。
此次签约标志着华夏幸福在新能源赛道的布局进一步深化,也为国内新能源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方优势互补
签约仪式上,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表示:“新能源产业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核心引擎。通过整合园区场景、资本与新能源技术,我们将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保碧新能源董事长李文轩强调:“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三方在资产创设、园区运营和新能源开发领域的优势,实现资源高效转化。”
小麦新能CEO赵恩宇则指出:“三方合作不仅是业务互补,更是对‘零碳园区’战略的深度实践。”
根据协议,三方将围绕“招商引资+园区+新能源”模式展开深度协作。其中,保碧新能源作为国内分布式新能源投资运营头部企业,负责资产创设、资本匹配及智慧能源管理,依托超1GW的分布式资产开发经验,提升项目收益。
华夏幸福深耕产业园区和产业招商二十余年,服务产业新城区域50多个、委托面积超4000平方公里,累计打造产业集群400多个,业务遍布北京、河北、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等地,致力于打造产业新城服务商。在此次合作中,将继续发挥其产业新城运营优势,推动新能源与实体经济的场景融合。
小麦新能则是由华夏幸福投资设立的新能源资产投资开发企业,立足园区,聚焦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等新能源资产,为企业提供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的清洁能源,同时也为政府打造产绿融合、灵活智能的零碳园区。在合作中将以专业化能力保障项目高效落地。
据了解,小麦新能与保碧新能源已于今年3月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河北石家庄正定一然生物5.4MW分布式光伏项目”,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开工。
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三方资源的全方位互补,以小麦新能为例,其深耕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累计开发光伏、风电等资产超3.5GW,并创新“新能源+产业”模式,如在河北盱眙县打造的200MW光伏项目,同步引入总投资55亿元的锂电铜箔产业,实现“绿电生产”与“高端制造”双轮驱动。
后续,三方将优先聚焦国内核心经济区域如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示范区等地,围绕产业园区场景,形成项目资源导入、设计开发建设、投资运营全链合作机制,持续开发标准化、规模化、高质量的工商业分布式新能源资产,打造零碳园区开发合作生态。
政策红利催生万亿机遇
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期。国内“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每年新增发电装机已有九成以上来自可再生能源,并不断在新能源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海外市场方面,沙特为巩固全球能源市场领导地位,也为国内经济寻找持续增长点,制定“愿景2030”规划,投入1万亿里亚尔(约合人民币1.9万亿元),到2030年,50%的电力要来自清洁能源。
华夏幸福等企业紧抓政策窗口期,通过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在国内市场,依托产业园区场景,加速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的规模化应用。
在海外市场,以中东为核心,探索光储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等前沿模式,输出中国新能源技术与管理经验。
三方合作不仅限于项目开发,更着眼于长远布局。小麦新能方面提出,将围绕园区构建“综合能碳服务生态”,包括通过智能微电网与虚拟电厂,整合分布式能源与可控负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在碳资产管理方面,提供碳盘查、碳交易等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在零碳园区标准输出上,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场景融合,打造可复制的低碳样板。
华夏幸福、保碧新能源与小麦新能的战略合作,不仅是企业层面的资源整合,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通过“技术+场景+资本”的协同创新,三方有望在万亿级市场中占据先机,同时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