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 记者 赵晓丹 济南报道
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下,机器人产业正成为济南高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作为山东省首个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济南高新区已汇聚上下游企业超500家,拥有以奥太电气、翼菲自动化、优宝特、山东新松、国网智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机器人产业头部企业。同时聚集了浪潮集团、博观智能、神思电子、比亚迪半导体等一批在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大数据以及芯片领域具有优势的企业,在机器人基础技术方面具备优势。
在此情形下,济南高新区该如何发力,争取早日把机器人产业的先发优势持续加码,支撑济南成为全国机器人产业高地?
未来产业“布点成链”:抢占机器人制高点
未来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也是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构建竞争新优势的新赛道。今年以来,济南高新区发力未来产业新赛道,在向“新”而行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行走、踏步、跑步、举手、摆臂……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正在展示着各种动作。这是山东省第一台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仅用2个多月时间即研制成功,能以7.2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
目前国内的机器人浪潮方兴未艾,人形机器人的投产使用仍在摸索,市场仍是一片广阔蓝海。但是工业机器人已经早早投入使用。
“这是我公司新推出的协作机器人激光焊接工作站,他的主要特点是,拖拽示教免编程,简单易学;搭配我们自主研发的奥太激光跟踪器,可实现一键寻位、先扫后焊等智能化焊接功能。”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杜德志告诉记者。
奥太公司自1993年起一直专注于逆变技术及焊接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机械工业杰出产品”等。
“近年来,随着智造浪潮的兴起,我们奥太焊接机器人系统、自动焊装备在大中型生产线的研发、制造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广泛应用于专用车、建筑工程、钢结构、煤矿机械、工程机械等领域。”杜德志说,目前焊机器人市场份额逐年递增,已占到全公司营业收入的20%。
新业态加速破局:技术应用双突破
近日,山东某化工园区入职了一位智能巡检员“小黄帽”。它转动四个轮子,缓慢地行驶在园区之内,通过顶部的高清摄像头对园区的各个角落开展巡检工作,并实时将监控画面传回中央处理平台,为平台操作人员判断设备完好状况,实现园区安全生产提供帮助。
智能巡检机器人“小黄帽”又名“土星二号”,是由山东聚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所研发的防爆AI巡检机器人。
“在化工厂、热电厂等高危场景中,人工巡检危险性很高,且存在粉尘、有毒气体、电磁干扰等多重干扰因素,传统传感器误报率高达40%以上,无法实现多模态数据有效协同。”山东聚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刁振中告诉记者。
该公司依托安光所、上海交大、中科院等顶级院所研发资源,研发多模态传感器融合算法,通过时空对齐技术实现可见光、红外、气体、声纹等8类传感器数据全方位多维度监测,监测准确率达到99%以上。
“目前我们在全国部署了超过600台智能机器人,服务覆盖能源、化工、电力、数据中心等8大行业,为中石化、国家电网、中国联通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智能化运维支持。”刁振中说。
力争打造千亿级集群:构建产业新引擎
2025年春节前夕,DeepSeek大模型的导热,加之春节联欢晚会上宇树机器人的转手绢引爆,在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催化效应下,智能机器人市场尤其是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开始集中释放创新势能:多家机器人公司同步推进产品迭代,涵盖运动控制、多机协同、灵巧操作等核心技术突破。
济南高新区拥有以奥太电气、翼菲自动化、优宝特、山东新松、国网智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机器人产业头部企业。同时聚集了浪潮集团、博观智能、神思电子、比亚迪半导体等一批在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大数据以及芯片领域具有优势的企业,在机器人基础技术方面具备优势。
机器人领域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国网智能、森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网智能),牵头设立的山东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了科研平台优势资源。
“围绕人工智能岛建设,济南高新区超前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业态,已逐步成为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济南高新区发改科经部工信办王从磊说,针对汉峪金谷、彩虹湖人才公园、高新万达等重点商圈、地标建筑,下一步将探索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应用,朝着打造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