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前有10条生产线同时作业,日产量300吨,届时将发往云贵川渝等多个地区,进而辐射全国。”在遂宁市凡是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凡是食品”)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对食品原材料进行清洗、解冻、人工剔骨,经修割、加工、卤煮烟熏、消毒等多道工序,包装入库后发往各地,端上五湖四海食客的餐桌。
怎样将滋味多样的丰盛筵席做大做强?凡是食品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答案。
冲刺年终
产值同期上涨20%
“我们厂区的自动化程度已达到80%左右,目前有70余名工人负责手动作业。”走进生产车间,凡是食品综合部经理唐英杰的自豪溢于言表。
“我们做得比较好的是即食系列,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大力推广卤肉系列和腌肉系列,产值相比去年同期已上涨20%,目前已完成了总目标的70%,很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唐英杰表示,自2022年新厂建设投产至今,每年的生产销售情况均保持平稳增长,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
作为一家集肉制品研发及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凡是食品不仅在“吃”上下足功夫,在分销方式上也“动足脑筋”。比起以往单一的点对点售卖,在新增的卤牛肉和酱牛肉系列的销售策略上,企业通过与沃尔玛、钱大妈等大型连锁商超合作,正逐步打开销售市场,向全国扩张。
“我们希望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出现在更多的老百姓身边,包括各地的线下超市、渠道二批商、旅游产品、新品牌零售门店等,通过多渠道零售反哺到公司。”唐英杰介绍,目前,公司正在进行车间二楼的扩建升级改造,预计用地6000余平方米,计划新增2条产线,主要生产烘烤类产品。扩建完成后,对猪肉和牛肉等肉制品进行加工,预计年产量将提高至10万吨,销售收入提高20%。
技术为王
每年投入研发经费近500万元
要做好食品行业,技术永远是重中之重。
对此,凡是食品每年在产品研发、设备升级、专利申请等方面均加大资金投入,年投入资金从100多万增加至490万元,用于调味实验新品、改善配方口味、延长保质期、减少致病菌等方面。同时,在预制菜产品研发上,与四川大学、成都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使企业的酱卤技术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我们在申报遂宁专家工作站,计划采用专家带团队的模式,配合研发中心进行生产。”凡是食品行政外联主管郑胜荣表示,公司通过专家提供技术、企业成功转换应用场景的模式,已取得多项专利技术成果,并更新设备创制与配套。
据悉,凡是食品正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下一步,将以公司新产品为核心,通过小程序与线下门店的联动,切实提升顾客黏性,进一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着力构建线下新品牌门店和线上小程序供应链同步发力的商业场景。
当好“店小二”
助力企业产能提质增效
为推动遂宁高新区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充分激发园区经营主体活力和培育发展内生动力,在凡是食品入驻初期,遂宁高新区项目专班便全程参与、实时跟进,在《生产经营许可证》、人防手续办理等方面加快推进,为企业节约了近200万元的资金,大大缓解了企业在试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针对肉类加工防腐保鲜方面出现的技术难题,遂宁高新区联合市知识产权促进中心组织专家服务团,和企业实现产学研联合攻关,利用学校资源和专业优势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最终形成系列化知识产权成果,让“知产”变“资产”。同时,通过申报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凡是食品顺利获得了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遂宁分行的1000万元贷款资金支持。
近年来,遂宁高新区持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用实际行动帮助重点招商项目和企业解难题、破瓶颈,专职项目秘书开展项目前期联合指导150余次,为重大项目提供“一站式”帮(代)办服务240余次;高质量举办政企交流“高新咖啡时”活动32期,吸引近600家(次)企业参与,办理企业诉求200余条,企业满意度100%。
下一步,遂宁高新区将持续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全力当好“店小二”,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畅通审批渠道,助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一苇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