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资金加仓名单实时更新,APP内免费看>>
盛夏七月,三江汇流之地,一片炽热。
7月14日晚,在佛山“西甲”赛场上,一场产业工人的“摇滚之夜”激情上演,可容纳2万多人的球场座无虚席。这场富有佛山产业色彩的草根足球赛,是三水为丰富产业工人“八小时外”精彩而搭建的盛大舞台。
这是一场产业工人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这样的奔赴,不限于一场赛事、一个夏季。北向战略驱动下,三水产业工人快速增加:3年引入546个项目,将带来近10万企业职工。
随之而来的变化,也不限于某一领域、某一层面。从招商引资到人口结构,从产业布局到城乡协调……在佛山“百千万工程”十大行动之首——佛山北向战略布局下,这个曾经在佛山经济版图中略显低调的区域,正迎来“逆转”式变化。
南方日报记者张秀蓝
从跟跑到领潮的进化
夏季傍晚,落日熔金。在晚霞的渲染下,云东海湖充满了诗意。不远处的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区内,华锐医疗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下称“华锐医疗”)的几名职工,刚刚完成生产线调试,正打算相邀去打卡。
今年初,华锐医疗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从广州南沙整体搬迁,成为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下称“广东医谷”)首家入驻企业。广东医谷的变化也从外部转向内部——目前引入的6家企业,已有两家入驻。
作为佛北战新产业园核心起步区的首个项目,广东医谷投资超百亿元。如此大体量大项目,在三水不是仅此一例,且不断创新高。其中,总投资238亿元的宁德邦普一体化新材料项目创下佛山全市单个项目签约投资额的历史新高。
自实施北向战略以来,市场要素的流动,让人们惊奇地发现:过去被动承接禅南顺产业梯度转移的三水,如今在全市招商引资中,可谓独领风骚,尤其是战新产业。
佛山北向战略为三水创造了追赶跨越的重大机遇。2015年,三水的GDP突破千亿大关,超过国内一些城市。但在佛山经济版图上,三水占比偏低。
在全国工业百强区榜单上,三水的产值位列省内市辖区第8位,土地开发强度却只有26.7%,而前七位大多超过50%,展现出了巨大的后发优势。
自2021年以来,在全省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佛北战新产业园的布局下,三水的产业空间被全面激活,被赋予担当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重任。
依托连片大空间,三水在北向战略规划下,发力打造总面积16万亩的7个新型主题园区,全面提升产业承载能力,聚焦引进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储能等战新产业大项目,全力推进佛北大开发。
大手笔建设3.0新型园区,大举措推进招商引资。2021年以来,三水共引进项目468个,计划总投资约2115亿元,预计新增年产值约1967亿元。
其中,2023年三水招商引资865亿元,不仅创下区域历史新高,更在全市战新产业中崭露头角:引资额超600亿元,占全市的1/3,妥妥的战新产业主力军。
产业活力迸发,支撑城市能级节节攀升。三水正在成为大湾区的投资热点,展现出作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澎湃活力,以及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独特竞争力。
从跟跑到领潮,三水区正经历着一场华丽的蝶变。
从单干到协同的战队
从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出发,顺着云东海大道进入西乐大道,经过10多分钟的车程,便可见到同样临湖而建的大同湖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背靠风景优美的乐平同心公园,面临湖光潋滟的大同湖,这个园区门口便有“诗意和远方”。
生态好,是三水各大园区的共同特点。三水的7个主题园区均坚持“全链条集聚、全要素集约、全生态和谐”,按照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标准打造。
佛山北向战略是塑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核心之举,更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重大布局。佛北战新产业园规划面积达518平方公里,三水片区规划面积235平方公里,占据产业园近一半的面积,覆盖三水6个镇街。这是三水实现经济跃升的主要支撑,也是三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抓手。
在佛北战新产业园的大框架下,三水以“一园一业、一园一策”推动七大主题园区走特色化、集聚化发展路径,以“一镇一园”推动镇街加强产业协同、联动发展。这一策略产生的效果是,各镇街发展产业定位突出错位发展的同时,在功能布局上又能实现互补协调。
北向战略激活三水镇街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坚持走差异化路线,水都食品饮料产业园(南园)引入了全球第三大啤酒品牌嘉士伯啤酒。大塘新材料产业园凭借湾区稀缺的化工园区优势,吸引了投资238亿元的宁德邦普、投资50亿元的传化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入选省首批十大“双碳”试点园区。
强化协同联动,云东海街道、乐平镇围绕医药健康产业联动招商,大塘镇、芦苞镇围绕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力。更有代表性的则是,同样是佛北战新产业园核心起步区的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和大同湖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云东海与乐平镇双向发力促进“双园联动”,实现同频共振。
如在规划上,两个园区共同按照“四个三”规划原则,完善园区整体功能结构、生态框架和空间风貌控制体系;在产业上,大同湖更多聚焦生产端,云东海则更多聚焦研发端;在配套上,共同依托省市区三级共建平台和“两所一中心”项目载体。
从单干到协同的战队,三水镇街不仅是佛北大开发的主战场,更为佛山“百千万工程”提供新的样本经验。
从人口增长到收入增长的突破
“现在到村里来得最多的是施工队。”在三水区云东海街道福田村组,进行翻修的村屋越来越多,徐伯也将位于路口的村舍开成了热闹的小卖部。
放眼望去,一栋栋闲置多年的农房焕然一新,经过改造提升,成为私房菜餐饮店、音乐主题营地、特色民宿项目,在幽静的环境中展露乡村繁华的一面。
佛北大开发给三水带来的变化是深刻而全面的。依托佛山战新产业园区建设,三水区镇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得到大幅提升。前不久,佛山市对三水区实验中学办学体制进行改革,以这所学校为基础组建市属佛山市季华中学,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示范性高中。这无疑将大大提升三水区域教育水平。
与此同时,随着佛北战新产业园建设推进,三水各镇街的产业发展承载力得到大幅提升,高端产业、优质项目、青年人才加速向镇街乃至村居流动。
事实上,佛北大开发带动人口增长的效应已显现:2022年,三水人口逆势增长6.88万人,增幅高达8.5%,人口增量和增幅居全市首位;2023年,三水常住人口继续攀升,达88.26万人,新入户3.5万人。三水打造百万人口重要节点城市的目标正在加速实现:目前根据各大运营商信令数据,三水实有人口超120万人。
如果人口增长反映的是区域发展的速度,那么收入的增长则更能体现地区发展的质量。
位于佛北战新产业园区核心区域,福田村已然尝到了北向战略的甜头,成为三水“云海荷乡”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片的重要节点,其所在的杨梅村已吸引了10个湖滨文旅项目,撬动社会投资近亿元。
杨梅村委会副主任徐耀忠介绍,近年来,福田村每年光是土地租金收入就高达150万元,过去村里人均分红只有1000多元,如今最少也有6000—7000元。过去三年土地租金每年增长10%—15%,相信未来还会更好。
数据显示,2023年三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2864元和40090元,分别增长5.2%和6.5%。这也是三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4万元大关,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83万元和1.49万元。
更可喜的是,三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城镇高1.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窄。
从人口到收入的突破,佛北大开发正在给三水带来更多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