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泰兴:“链式经济”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崛起
2024
07/14
15:30

编者按:“县域活,全盘活。”江苏坐拥21个GDP千亿县,江苏县域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系列融媒体报道《探路者·“县”在行》以小见大展现具有江苏标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改革亮点和经验做法,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为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营造浓厚氛围,为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谋方法、探路径。

化工,一直是泰兴的支柱产业之一。至上世纪80年代末,全县拥有化工企业150多家,产品达20多类340多个品种,产值、利税分别占全县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的18.6%和22.4%。但“东西南北中,处处搞化工”的分散式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严重制约着这一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

1991年,泰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沿江规划1.32平方公里建设化工开发区,走化工聚集发展、污染集中治理之路。当时开发区的地块上,一片荒凉江滩、杂草丛生。正是在这片空旷土地上,泰兴人看到了历史赋予的崭新发展机遇,勇立潮头,33年来,泰兴用坚守和担当,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新时代答卷。

1991年,关于开发区建设规划的批复以及建立领导小组的通知。

筚路蓝缕,从“荒滩”到港城

当年的江边荒滩,留下了一段开拓求索、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在泰兴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开发区的建设者们和创业者们开动脑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时任泰兴县副县长、副市长、常委(副市长)兼泰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的王振南回忆了印象最深的两件事:一是连续多年向省、扬州市三电部门争取,每年争得300万元至4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区内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二是1.2万千瓦装机容量的沿江热电厂,仅靠5万元启动,就撬动几家银行“抬石头”,开工建设。

1991年,泰兴经济开发区建设动工。

除积极上争、银行融资外,泰兴市对于开发区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全市工业发展基金和环保排污费中,专门切出一块,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将规划区内滨江麻风病医院整体搬迁,近千亩国有土地无偿划拨给开发区,由开发区有偿转让给建设单位,收取的土地转让费除支付滨江麻风病医院一些贴损外,余下的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还动员各部门主动参与开发区建设,将开发区唱“独脚戏”变成全市各部门“大合唱”:像泰兴城区直通开发区的专用一级化工路(现在叫通江路)、开发区日供水3万吨的自来水厂、年吞吐量30万吨的建材码头等公共基础设施,就是由泰兴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垫资建设的。

短短几年时间,泰兴经济开发区内“七通一平”基本实现,日处理5000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两横四竖”区内混凝土公路、2.5万千瓦(后增加装机容量)的沿江热电厂、万吨级通用码头、11万伏变电站、每秒4个流量的两个排涝站等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成为泰兴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和招商引资“强磁场”,极大降低了企业落户后水、电、汽、运输等方面的投入。

招商“选”资,铺就链式经济大棋

偌大的厂区里,纵横交错的管道和5台近20层楼高的裂解炉比肩而立,大屏可显示企业各工区的生产状况和安全运行状况,现代化的监控室里,工人们通过电脑操作即可实现大部分的生产指令发送和调度管理……

新浦烯烃(泰兴)有限公司,也是新浦化学的全资子公司,项目总投资55亿元,其年产110万吨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可年产65万吨乙烯、12万吨丙烯、1.45万吨氢气、4.5万吨C4、3万吨甲烷、4.5万吨裂解汽油等。这一项目,使泰兴经济开发区成为国内第一个使用清洁能源生产“大乙烯”的化工园区,完全实现“自给自足”,通过“补链”真正实现产业链的“上拓、下延”。

透过今天的新浦模样,可以触摸到泰兴经济开发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小到大的“金钥匙”——着力补链条,伸展工业“枝叶”;着力聚集群,繁茂工业之“林”。

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

建链群,造“强磁场”,是泰兴经济开发区的“拿手好戏”。园区链式发展的第一棒,就是从新浦化学开启的。 自1995年新加坡新浦化学落户以来,该企业已连续30多次利润再投资,在补齐烯烃原料空白的同时,向下游烯烃复合材料延伸发展,总投资从最初3000万美元扩大到目前近30亿美元。2023年,企业“逆势增资”160亿元,新上氯乙烯扩建、高性能聚苯乙烯等延链补链项目,致力把新浦化学打造成为销售近700亿元、税收超60亿元的“航母级”企业,在链主头雁作用带动下,链属配套企业“卡位入链”,从液体化工码头到园区企业,从企业到企业,80%的产品不出园区实现内部消耗利用,产业链条不断向下延伸,蜿蜒出全国精细化工领域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园区。

泰兴经济开发区内厂房

更大的转变是创新能力的强势增长。在泰兴经济开发区,创新链与产业链就像DNA双螺旋结构,两链彼此融合、共同演进。以新浦化学(泰兴)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氯碱、烯烃两条精细化工产业链,集聚上下游企业90多家,产业规模达500多亿元,“十四五”末有望突破1000亿元。园区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区内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深化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目前,园区建有各类企业研发机构128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3个。泰兴市委书记张坤介绍:“我们始终坚持‘缺什么就招什么,什么弱就补什么’的原则,通过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积极引进上下游资源,推动精细化工向新材料、医药日化拓展延伸,推动产业链往下游走、往高端走、往低排放走。”

向“新”发展,化工产业焕发新生机

日前,泰兴经济开发区内,总投资5.06亿元的能点气凝胶材料项目开始试生产。项目采用成熟的超临界干燥技术,制造高性价比的气凝胶复合产品,面向不同的应用领域。能点(江苏)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存剑告诉记者,该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玻纤气凝胶、陶纤气凝胶和预氧丝气凝胶等,设计产能为5万立方米每年,目前预计投产在1.2万立方米每年。

泰兴经济开发区航拍

初夏时节,泰兴市化工产业靓丽转身,展现出生机勃发的新气象,新质生产力在这片沃土上拔节成长。

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而在于推动产业创新。泰兴市积极推动化工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建立完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培育库,涵盖35家企业61个项目,培育智能工厂2家、5G工厂1家、智能车间14个。聚焦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化工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进一步提升。成果的背后,映射出绿色低碳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夏禾科技(江苏)有限公司,高精尖设备正满负荷运行。该企业OLED有机发光终端材料项目顺利投产,助力泰兴经济开发区实现OLED显示行业上下游企业垂直整合。

泰兴经济开发区航拍

前沿新材料,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新的产业模式,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切入点。泰兴市统筹推进发展前沿新材料产业,大幅提升重点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依托原料优势,通过补链、延链、强链、拓链,构建前沿新材料产业链。2024年6月,泰兴市的低碳烯烃延伸功能性材料产业集群,获评2024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泰兴经济开发区内共有化工新材料产业企业40家,2023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237.7亿元、入库税收4.1亿元。副市长、泰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朱为祥说:“围绕坚定不移推动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向‘高’攀登、向‘新’发力、向‘内’挖潜、向‘绿’而行,到2026年,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精细化率达70%,产业关联度超80%。建成共性中试技术平台3个,离岸创新中心、政企校联合平台等在孵项目30个以上,产业化落地10个以上。培育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数量达90家以上,工业开票销售超100亿元企业3家、超50亿元企业7家、超10亿元企业30家。”

泰兴经济开发区

现在的泰兴经济开发区,发展“含绿量”越来越足。园区聚力生产制造绿色化,一方面全面推广绿色设计理念,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聚力能源利用低碳化,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园区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多能互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能源体系。聚力安全环保本质化,始终把园区本质安全、生态安全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推进区内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泰兴市委书记张坤说:“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打造国际化现代产业园区、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目标定位,持续提升园区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含智量,努力打造全国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样板。”

泰兴市融媒体中心/蔡艳 编辑/张泉泉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