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2024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北斗时空信息构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论坛举办。记者会上获悉,2025年底,北京北斗信息产业规模有望超过2000亿元,北京将打造成为全国北斗信息产业应用示范高地、创新赋能高地、产业聚集高地和国际合作高地。
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维亮会上介绍,目前,北京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北斗时空信息产业高地。产业链条布局完整,形成贯通基础产品、终端设备和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2000多种技术产品,培育上市企业26家,占全国半数以上,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6家。
北斗应用已涵盖全市智慧城市各个领域,并有效支撑冬奥赛事、疫情防控、洪涝救灾等重大任务,行业应用总量约450万台套。2023年北京市时空信息服务相关产业总体规模已达1400亿元,其中导航与位置服务核心产业规模从2012年的100亿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近千亿元。
随着北斗时空信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北斗时空信息应用场景及需求更加广泛,北斗时空信息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刘维亮表示,下一步经信局将按照《北斗时空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的工作部署,实施应用场景拓展、服务能力提升、产业生态完善、区域国际协同四大行动,力争到2025年底北京北斗信息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将北京打造成为全国北斗信息产业应用示范高地、创新赋能高地、产业聚集高地和国际合作高地。
2024年是低空经济的元年,低空经济也成为智慧城市的新基建、数字经济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全国27个省市都把低空经济写入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表示,低空经济以时空数据为核心,通过多学科交叉、多数据融合,构建一代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让无人机有路飞行、有货运送。未来无人机遥感产业将进入万亿产业体系,更高精度的时空大数据将有力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为推动落实北京市发布实施的《北京市北斗时空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征集了北京市北斗时空信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场景应用案例,通过专家评审,论坛期间正式发布了北京市北斗时空信息创新应用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