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江都高新区:发力冲刺“双过半” 全力奔赴“夏”半场
2024
06/27
15:05

通讯员 李真胜 扬州发布记者 陈源浩

仲夏时节,江都主城生机勃勃,建筑工地热火朝天、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产业园区蓬勃发展……作为江都区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当前,江都高新区上下正集中最优资源,打一场项目争干、企业争效、产业争先的硬仗, 全力冲刺“双过半”,努力交出一份“年中考”的满意答卷。

看项目 热火朝天

走进和熠AMOLED高端显示模组项目现场,只见高大的厂房已初具雏形,伴随着机器轰鸣声,泥工、钢筋工、水电工规范操作、有序作业,到处是抢工会战的火热图景。

“项目大土建、机电安装,工程量都已完成九成以上,7月底设备搬入,8月中旬投产,9月正式量产。”和熠AMOLED高端显示模组项目负责人介绍,作为列省重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和熠专攻中小尺寸高端显示屏市场,致力打造新型AMOLED模组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年可形成高端显示模组7000万片的生产能力,年新增销售收入125亿元。

这是重大项目在江都高新区加速“奔跑”的生动缩影。今年1—5月,江都高新区工业投资完成30.76亿元,同比增长38%,达年度序时42.9%;在手重点工业项目14个,开工率100%,推动多个列省市重大项目早建成、早投产,不断构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看企业 蒸蒸日上

走进位于日清纺大陆精密机械(扬州)有限公司,厂区内机械轰鸣,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2023年,这家企业凭借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品质,为通用、大众、宝马、奔驰等品牌汽车提供配套。落户高新区以来,公司在汽车零部件及EBS阀块配件制造市场勇立潮头,实现行业市场占有率30%,为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5月15日,日清纺大陆精密机械(扬州)有限公司第6000万个产品交付,如此大批量的订单交付和生产效率在行业中绝无仅有,充分展示了扬企在汽车及零部件应用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

“在订单项目执行过程中,公司把产品的创新研发、绿色环保、质量管控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公司负责人熊泽和茂表示,如今众多高端品牌汽车零部件及EBS阀块配件产品无需依赖进口,成功实现“扬州造”。下一步,该公司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为“中国造”“扬州造”贡献更多力量。

抓创新、拓市场、谋发展,一批批优质企业挺进“主战场”、打好“主动仗”。今年1—5月,江都高新区规上工业产值完成141.75亿元,同比增长10.8%,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看产业 加速集聚

新能源新材料作为我市613科创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随着链主企业纳力新材料的落户,百亿级项目博恒新材也随即入驻江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江都最具成长性和爆发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其加速发展的质态也在江都高新区得以生动体现。

一张薄膜如何“撬动”百亿产业?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锂电池全新型正负极材料,纳米厚度的薄膜新材料会让锂电池更安全、续航里程更长、能量更高,尤为重要的是能为新能源汽车领域节省大量铜和铝资源。短短两年,纳力一期已经基本达产,二期今年下半年竣工投产,将成为全球颇具规模的复合集流体企业,有望为扬州再添一家全球独角兽企业。

创合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新材料领域改性通用塑料、改性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2022年3月,创合科技年产10万吨高性能轻量化塑料产品项目开工,2023年5月投产。“目前,全部产线正式投入运营,新产品已经逐步投放市场。”企业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开票销售20亿元。

纳力新材料锂电池新型复合功能集流体材料项目、博恒新能源材料超薄基膜项目、纳亿共轨泵及汽车电磁阀生产项目等一批百亿级项目纷至沓来,好产业“链”上好环境,为江都高新区冲刺千亿级园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对“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倒计时牌”,江都区委常委、仙女镇党委书记、江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侯耀武表示,以持续优化产业链、提高服务质效扛起江都主城担当,一步紧跟一步行、一锤接着一锤敲,努力确保把“半程优势”转化为“全年胜势”,力争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责任编辑:煜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