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加速崛起
2024
06/17
11:12

纵观经济发展历史,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某项技术的更新、某一产业的形成与强大的政策指导。一如20多年前致力于电子、机电产业的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却因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而得以迎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一程”。

产业集聚 新能源产业链日渐丰富

近日,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沙尔沁区块的一个厂房内,带有重庆口音的立物(内蒙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多,正在组织公司技术人员组装调试该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轮式光伏清洁机器人,现场气氛紧张而有序。今年9月底,这款具有国家专利的光伏清洁机器人将在经开区泽霖农业的40兆瓦光伏电站“亮相”。

许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100兆瓦的光伏电站,在使用这款光伏清洁机器人后,光伏板清洁周期可以从现在的每季度清洗一次,提高为每周清洗一次,甚至每天清洗。这样的清洁成本不仅远远低于人工清洁成本,而且还可以提升约10%的光伏板效能。作为致力于新能源运维领域机器人研发、生产应用的高科技企业,立物科技整个光伏板块未来都将“扎根”经开区。下一步,该企业将继续开发光伏巡检机器人、光伏维修机器人、光伏割草机器人以及光伏运维机器人管理平台等一系列产品。

作为初创期的立物(内蒙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选择“扎根”经开区,是因为这里有众多的相关企业、相应的市场和强大的光伏产业链作为支撑。据统计,经开区仅是以阿特斯、华耀光电为链主的光伏材料一条产业链,在2024年计划实施项目10个,年内投产项目8个。再加上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及与新能源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储能装备产业等,在这里已经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

明确自身优势 紧抓“起飞”机遇

在经开区最新明确的四大产业中,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和未来产业都不乏“新能源”的身影。

新材料产业中以阿特斯、华耀光电为链主的光伏材料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中以东方电气、远景新能源为链主的机械装备产业链;以双杰塞都、中电储能等为链主的储能装备产业链;以吉利远程、圆速蒙泰为链主的新能源商用车装备制造产业链等都在新能源产业的上中下游“排兵布阵”。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很多企业也“嗅”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位于经开区的双杰电气集团内蒙古新能源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就是这样一个成功“抢滩”的项目,该项目于2023年5月下旬与经开区签约,同年6月投资建设。如今,占地约360亩的项目已基本完成,综合楼进入精装修阶段,部分产线已经进场。其即将投产的智能风光箱式变电站、升压一体机、逆变器、储能系统等产品,既填补了内蒙古配电领域和新能源产业链的空白,也为企业自身向新能源产业拓展抢到了一块大“蛋糕”。迅速、高效的背后,是内蒙古被列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之一的政策信号带来的强大动因。

翻开经开区招商引资计划,可以看到:2024年主导产业计划投产项目34个,其中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占比15个;2024年储备项目36个,其中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占比21个。这一数据,既体现了经开区招商引资的产业集群理念,也反映出外部企业对于经开区乃至对于呼和浩特新能源前景的看好。

善用政策“加持” 筑牢产业根基

为什么外部企业纷纷加入到呼和浩特新能源行业中来?

新能源技术逐渐成熟是一方面,政策引导更是一把助燃火势的“芭蕉扇”。这些政策,有各开发区确定的招商引资政策,有呼和浩特市针对新能源产业特别提出的“1+2+N”政策,也有自治区“六个工程”中的“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的推动,更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提出的,要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要求。

采访中,双杰塞都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青松表示,企业落户经开区后下一步要发展好,订单和市场是核心。企业下游主要目标是蒙西电网、蒙能集团以及国家的“五大六小”企业在内蒙古的一些项目公司。希望通过“1+2+N”政策,落地企业可以借助内蒙古新能源政策的东风,打好扎根呼和浩特的根基。

利用好政策优势,不仅是打牢企业根基,更是打牢经开区下一步发展的根基。

一直以来,经开区深受产业发展规划不清、定位不明确困扰,直至2020年,随着自治区以及市政府进行园区优化调整,围绕全市“六大产业集群”,结合自身产业基础,经开区逐渐确定了目前的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未来产业四大产业方向,而这四大产业都与新能源产业息息相关。所以,经开区要想更好整合四大产业,就要紧抓新能源机遇。

无论是争当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目标,工业总产值实现“两年过千亿、五年翻两番、三步走”的战略,还是在奔向“千亿级园区”的道路上,新能源产业必将撑起“半壁江山”。

采访手记:

一个国家级经开区,是一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板块”。在稍纵即逝的机遇面前,经开区要放开手脚、抢抓机遇。

放开手脚就是要打破以往的“束缚”,这些束缚包括体制机制的束缚,更包括思想理念的桎梏。在如今呼和浩特市大抓产业的背景下,冲破固有思维,带头走出新路,才是国家级经开区应有的“冲锋范儿”。

抢抓机遇就是领导干部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担当,在机遇面前,要做积极与外界交流互动“E人”,不做腼腆内向的“I人”。在这次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经开区各部门工作人员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不仅感染了采访者,也让身处其中的企业家们如沐春风。

心中有乾坤,手中有方寸。找准自身定位,谋定产业优势,紧抓政策机遇,期待经开区一马当先,引领首府经济迈进新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