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11条标志性产业链,在逐条梳理创新资源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前沿技术跟踪预测,提出了29个科技攻关的战略领域,并逐个领域提出了下一步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产品研制、示范应用等环节的主攻方向。”在14日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表示,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近日出台了《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聚焦产业需求抓攻关,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型产业集聚壮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据统计,11条产业链所涉及的重点行业,涵盖了41个工业大类中的近七成,产值占到规上工业产值80%以上,基本覆盖了山东省制造业的主要领域。抓住标志性产业链,就抓住了山东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事实上,近年来,山东省积极推动创新资源向标志性产业链集聚,从国家级平台看,山东省现有的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部围绕标志性产业链进行布局建设;从省级平台看,标志性产业链集聚了70%以上的省重点实验室、所有的省技术创新中心;从人才资源看,80%以上的住鲁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汇聚在标志性产业链。
但是,当前各产业链仍存在一些“卡脖子”环节和关键技术短板,《实施方案》的出台,吹响了突破关键领域的创新“集结号”。协同发力,统筹攻坚,《实施方案》突出系统观念,坚持四链融合发展,从项目、平台、企业、人才、金融等多个维度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
让企业做科技创新的“出题人”和“答题人”。《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系统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产业创新生态。“将企业牵头重大科技项目的比例提高到80%以上,将依托企业建设省重点实验室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孙海生说。据悉,近三年,在省重大科技项目中,企业牵头的比例已超过70%。
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下一步,山东省将聚焦11条标志性产业链的29个重点领域,再精准布局一批创新平台,补足创新链短板;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加快凝练一批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组织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集聚高层次人才等创新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努力攻克一批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全面提升重点产业创新能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开展企业研发“一清零一提升”专项行动,支持“三高一核心”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每年培育6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和200家科技领军企业,推动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通过系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补齐战略领域核心技术短板,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山东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山东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根据《实施方案》,到2027年,山东将聚焦标志性产业链领域,形成200项左右重大创新成果,新增国家、省级高层次人才2400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万家,其中标志性产业链领域占比达到80%;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5%左右,标志性产业链策源能力显著增强。(记者 王亚楠 通讯员 荆培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