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2日讯 日前,2023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结果公布。青岛高新区在全省157家开发区中位居第1位,较去年提升4个位次,创历史新高。
本次考核是山东省对2023年157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党的建设、综合发展水平、加分事项、减分事项四大类33个指标的综合考评。评价结果显示,青岛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人才引育等指标成效突出,充分发挥了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用。
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青岛高新区在抓项目、强产业、优服务中攻坚破难、共谋发展的努力。
聚“链”成群激活新动能
牢牢把握“高”和“新”发展定位,2023年,青岛高新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推动建设“1+2+1”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
依托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仪表两大市级专业产业园区,青岛高新区不断强链、补链和延链,激发产业集聚效应。其中,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已集聚青岛市1/2的“链主”企业,以及海尔生物、易邦生物等近1000家市场主体,将依托康复大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集聚了仪器仪表产业上下游重点企业近30家,助力青岛市仪器仪表集群入选首批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此外,机器人产业的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占全市2/3以上,正加快建设青岛市机器人产业园主承载区。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抱团”,更要开放。将“开放”一词贯穿“双招双引”工作始终,2023年,青岛高新区成立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城市开发等“五大招商军团”,主动出击,新引进高质量项目311个、总投资35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9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7亿美元的阿斯利康气雾剂工厂项目签约落地,实现了山东省跨国药企生产类项目“零的突破”。
绿色发展“碳”索新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作为青岛市首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青岛高新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将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产业链建设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引导企业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鼓励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青岛高新区关于振兴实体经济鼓励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中明确,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制造、绿色数据中心等示范项目或荣誉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奖励。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已累计培育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海克斯康就是其中之一。
据悉,海克斯康建设有园区智慧运维平台和智能工厂综合管理平台。其中,通过园区智慧运维管理,仅配置5名一线维护人员,就可确保200亩园区、5000多套设备的高效运转,同时更好地实现能源管理,综合能源消耗下降40%。
与此同时,青岛高新区还积极引导区内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实施生态化改造,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目前,青岛高新区已全面淘汰燃煤供热锅炉,全区13家重点排污企业全部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2023年底,青岛高新区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近零碳园区试点,走出了一条具有“高”“新”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聚才汇智谱写新篇章
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支撑,青岛高新区以“人才引领、产业聚集、创新驱动”为主线,以开放创新的思维破解人才发展突出问题,不断深化青岛“人才特区”建设,打出引才组合拳。
在人才引进上,建立人才引进招商工作专班,派出精兵强将赴外开展招才引智;在人才成长上,通过举办国际性创新创业大赛、推出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等方式,“架梯搭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在人才服务上,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高标准运营人才综合服务大厅,全面提升“全程网办”服务水平,实行租赁型与产权型相结合的住房保障措施,让人才留得下、住得好。2023年,新引进本科以上产业人才5000余人,科研助理岗开发完成任务177%,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一系列“硬核”举措协同发力,青岛高新区综合实力稳中攀升,新质生产力效能加速释放,高质量发展优势不断凸显。2023年,青岛高新区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8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山东省瞪羚企业1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
新征程已开启,新辉煌待创造。接下来,青岛高新区将锚定“奋战五年、重回前十”目标,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产业建群强链、项目招引落地、企业培优育强、科技引领赋能、深化改革创新、城市品质提升、发展空间拓展、开源节流并举、风险防范化解、党建领航铸魂“10大工程”,抓紧抓实30项重点工作任务,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青岛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贡献更多“高新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