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2023年度特色产业园名单的通知》。其中,中山火炬高新区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产业园(光电及电子元器件)。
“省特色产业园的成功认定,也将为‘湾区光谷’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火炬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火炬高新区将依托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协同和创新合作,不断加大引导园区光电企业进行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力度,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共同绘制“湾区光谷”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聚“光”成炬
搭建全链条孵化体系
直到深夜,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下称“长理工中山研究院”)精密光学薄膜实验室里仍旧灯火通明,王奔及其团队仍在研讨最新的技术方案。这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科研团队,他们研究的高性能精密光学薄膜器件突破“卡脖子”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空间通信、现代大科学装置,成为国产替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长春理工大学求学、海外深造、中山创业、公司承担多个重大科研项目……青年科技创业者王奔的“追光”故事,每天都在火炬高新区上演。
三年的时间里,王奔供职的长理工中山研究院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进50多位博士人才,建立了13个重点实验室,并孵化了15家科技型企业,“政产学研”融合发展结出硕果。
为何这里能成为光电人才的创业创新沃土?产业基础是关键。近年来,火炬高新区大力发展光电及电子元器件特色产业,建设国家级的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并先后获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光电产业)基地”和“中山成像与光电子创新型产业集群”,孕育了联合光电、通宇通讯、舜宇光学等超百家国内知名的优质光电信息企业。
在今年“投资中山”招商推介系列活动暨第十一届中山人才节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提出,围绕空间光学、海洋光学、医用光学等研究内容,在中山建立人才引进培养中心、高水平的科研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会上,两位院士工作室揭牌,拟入驻火炬高新区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为建设“湾区光谷”点燃智力引擎。
目前,火炬高新区已形成了多层次、全链条、广覆盖的育成体系,包括孵化载体建设(含重点孵化载体)、企业培育、平台服务、产业链接、金融支撑、人才集聚等,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走上创业路。
载体建设上,长理工中山研究院新校区正在快马加鞭建设当中,规划包括行政、教学、科研、活动中心、宿舍、食堂、体育馆等,总建筑面积超14.6万平方米,可容纳千名硕博人才。
平台服务上,火炬高新区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张企集团专门对口服务光电产业,提供涵盖产业发展、人力资源、金融资本、企业运营、交流合作、生活配套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金融支持上,火炬高新区设立联合光电基金、联芯基金、联电基金等基金拟投项目,瞄准光学传感、光学显示、激光应用、ARVR应用等前沿领域,主要为区内龙头光电上市公司联合光电公司上下游企业及其相关产业链服务。
去年,以王大珩院士命名的大珩光电论坛也永久落户中山,构建起湾区以及全球光电领域人才、项目、企业交流融合平台,推动光电创新要素集聚中山。
聚光成“矩”,厚积薄发,中山光电产业迎来从量变积累到质变跳跃的突破点。接下来,火炬高新区将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动长理工中山研究院打造人才会聚的高地、科技创新的高地、成果转化的高地,为打造“湾区光谷”奠定扎实的基础。
从“卷成本”到“卷技术”
企业加速新兴领域布局
“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中国光学之父、长春理工大学创始人王大珩的这句话道出光电产业的无限前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光电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光电产品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为应对传统业务增长的天花板,火炬高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转型升级,搭上新兴产业的“快车”。
在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光电”),的展厅里,联合光电副总经理王浩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的“王牌产品”——一款内部研发编号为581的高倍率变焦镜头。从这一款产品开始,联合光电填补了国内变焦镜头的空白,并逐步取代进口产品,成为全球安防高清一体机变焦镜头的第一名。
如今,联合光电20倍及以上高清变焦安防镜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多年来保持第一,拥有多项领先技术,如:首次应用于工业安防领域的光学防抖技术、黑光全彩技术实现全球首创等,也是国内唯一掌握超短焦投影技术并成功实现量产的企业。
“我们敢于投资几亿元建研究院、广招人才,正是意识到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再去‘卷’成本,而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王浩说,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10%,当前正积极响应中山提出的建设“湾区光谷”战略目标,推进西湾光学工程研究院建设,加速对人工智能与图像、激光与通信、自动驾驶与传感器等新兴领域的布局,着眼于未来3至5年的技术储备。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深圳黑晶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计划总体建设7GW新一代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片及光伏组件高端产线为主的研发、制造一体化基地,共投资50亿元;元亨光电(大湾区)智能制造总部基地奠基,总投资4亿元,将打造全新研发中心、实验中心、生产工厂及品牌运营中心;光大科创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封顶,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1亿件高精光学元件……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一批批高端光电项目的落户为火炬高新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中山市光电产业协会秘书长黄纯根表示,火炬高新区可以加大在光学光电下游应用领域,例如AR、VR、生物医疗、光学仪器、光通信、激光等领域布局,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光电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抢抓深中产业融合机遇
千亿产值呼之欲出
在中山光电光学行业流传一句话:“湾区光谷,千亿产业,万亿梦想”。如今,中山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这个梦想——
在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中山提出举全市之力打造“湾区光谷”。深中通道通车在即,深中一体化步伐加快,珠江口东西两岸光电信息产业加速融合发展;火炬高新区统筹民众街道深入推进,万亩产业空间描绘了千亿集群的蓝图,中山光电信息产业迎来“二次腾飞”黄金期。
紧抓机遇,火炬高新区将聚焦光电设备、光电显示、医工结合等六大领域,实施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出台定制化扶持政策、打造高能级产业空间等十大举措,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湾区光谷”。
为承接优质产业资源外溢,火炬高新区将提供工业用地、工业厂房、工改载体、高端孵化平台等多类产业空间,聚焦光电设备、医工结合、新一代光电元器件、光电显示、激光应用、光电软件等六大重点领域,大力招引深圳优质光电产业项目。
在产业空间上,火炬高新区规划了20平方公里、超30000亩产业平台,提供多类型空间载体,力争三年内整备超5000亩产业用地;提供70万平方米可拎包入住的厂房,以及超30万平方米的高端孵化载体。
当前,已有一大批高精尖优质光电产业项目陆续落地签约,如全国十大电视制造出口商彩迅工业、全球重要“光显融合”模式探索者洲明科技、LCOS芯片国产替代高科技项目——芯鼎微等,争先抢抓“湾区光谷”投资机遇。
未来,“湾区光谷”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策源地、未来产业聚集地和创新人才向往地,力争到2026年实现光电产业总产值破千亿,再用3到5年时间实现营收翻一番,高新企业超过500家,研发占比超8%。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眺望前路,火炬高新区光电产业底气十足: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冉冉升起的“湾区光谷”必将成为一片创新热土,续写永不落幕的“追光”传奇。(记者 杨慧荣 通讯员 肖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