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武创荟”·双谷联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对接活动在武汉经开区举行。1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总金额31.27亿元,21家创新企业路演。光谷与车谷“双谷联动”、双向奔赴,推进光电子信息产业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武汉经开区管委会、江夏区人民政府、市科技创新局联合承办,以“联动促发展 融合赢未来”为主题,进一步发挥车谷与光谷产业和科技创新优势,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成果转化对接平台。
活动现场,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光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点企业代表、高校科研院所专家等齐聚中国车谷,共商构建跨区域、跨领域的产业协同、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推动武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据了解,光谷和车谷,是武汉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光谷是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光通信、芯片、显示屏、软件、算法、北斗导航等“光芯屏端网”技术正在加速“上车上路”,为汽车产业全方位赋能、赋智、赋值。车谷是“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集群核心承载区,集聚了9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和12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形成146万辆新能源整车产能,产业基础厚实、应用场景丰富。近年来,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驶上快车道,打造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建设东软南方研发基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武汉基地,培育亿咖通、芯擎科技、南斗六星、华砺智行等科技创新企业,增加汽车产业“含智量”“含芯量”。
去年8月,武汉经开区出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构建双谷联动新生态,深化车谷与光谷双向联动,重点推动5G通信、人工智能、高精地图、车规级芯片、北斗导航等领域优势企业与整车企业构建联合技术开发、产品协作配套的良性创新生态。把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光谷、车谷互动频繁:公交快线、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从车谷驶进光谷,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今年9月将迎新,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熟化华科大科研成果,东风公司、中国信科、华中科技大学等共建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3款车规级芯片成功流片、填补国内空白。
对接会上,光谷、车谷再次联动——15个科技成果项目签约落户武汉经开区、东湖高新区、江夏区、江汉区等城区,21家创新企业进行路演,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将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位于光谷的武汉光昱明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车谷整车企业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打造满足欧盟智能车速辅助系统(Intelligent Speed Assistance,ISA)要求的智能导航产品解决方案,助推岚图出海、打造数字化智能体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此外,盛势启创研发总部、拙河科技研发中心等6个项目签约落户中国车谷,推动车载芯片、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等领域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经开区汽车产业基础好、应用场景丰富,光谷富集软件开发人才,都将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盛势启创总经理黄继军表示。
武汉经开区同时发布《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及软件十条等若干措施》(简称“软件十条”),每年拿出30亿元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对汽车供应链软件平台、泛汽车半导体重大产业项目最高奖励5亿元。
“汽车跨界发展进入深度融合期,融合发展成为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的重要路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作主旨报告时表示,智能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推动供应链发生重大变革,拓宽产业链边界拓宽且更紧密,多产业互相渗透,重构产业生态。
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说,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光谷、车谷发挥产业和创新优势,与江夏区、洪山区、东西湖区、蔡甸区等城区携手,找准供需对接契合点,推动跨区域、跨领域的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必将激发“1+1>2”的协同发展效能,带来技术加快创新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聚变”,必将为武汉汽车产业创新转型加速跑、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提供强劲动力。
据悉,车谷与光谷联动发展是助力武汉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两地产业和科技创新优势,形成协同一体化发展格局,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中打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孙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