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贺觉渊
3月7日上午,北京首都宾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在这里举行开放团组活动,上百名中外记者到场采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十大政府工作任务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排在首位,来自企业、地方政府的多位人大代表不约而同地谈到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制造业强省,广东在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方面既有空间也有实招。会上,多位人大代表从技术创新、人才储备、资金支持等多方面“支招”。
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离不开政府以开放姿态拥抱新趋势、倾听各方声音。当天活动现场有一个“小插曲”反响热烈。大会原本设置了媒体采访区,但开会后没多久,广东代表团主动提出,“让记者朋友们到前面来拍吧!你们到前面来拍,就可以从不同角度拍到所有代表了。”话音一落,全场响起掌声,这一暖心举动打破会场媒体采访区与代表的距离,也彰显了广东的开放性。
谈理解:科技创新
是新质生产力“牛鼻子”
2024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两会期间,围绕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少代表委员结合所在领域的发展经验发表看法,积极建言献策。在广东代表团当天的活动上,多位人大代表分享了自己对新质生产力内涵的理解。
全国人大代表、汕头市市长曾风保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聚焦企业、市场、人才、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我认为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要素集成和能力组合,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和全球化发展等四方面来实现。”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
“立足生物医药行业,我认为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技术上的创新、生产要素配置上的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高质量的生产力,引领我国医药产业不断提升,从而更具国际竞争力,让老百姓享有更好的医疗产品和更高品质的生活。”全国人大代表、迈普医学董事长袁玉宇称。
设目标:
技改“焕新”传统产业
新质生产力不仅包括新产业、新业态,也要让传统产业“焕新”提质增效,这也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体现。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李东生就认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制造业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
“中国电视机和手机产销量全球领先,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器件产业实现了突破;中国光伏单晶产能占全球90%,是因为在光伏硅材料、技术和工艺上实现突破。中国制造业要从效率成本优势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李东生称。
在当天的活动上,广东省多位地级市的主政官员结合当地产业特点,透露了下一步推动新型工业化落地的政策思路。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市长肖展欣表示,技术改造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关键是“以新提质”,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
“中山是制造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配套完善,但传统产业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等问题,竞争优势面临较大挑战,迫切需要通过改造升级。”肖展欣称,中山将技术改造作为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关键工程,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安排50亿元财政资金,选定家电、家具、灯饰、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为试点,为企业提供成熟的改造方案。
“制造强市”是汕头为自己立下的发展目标。曾风保表示,汕头的制造业既有特色鲜明的传统优势产业,即纺织服装产业和玩具创意产业,也有得天独厚优势的海上风电资源和数字经济产业。汕头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新型工业化推动构建“三新两特一大”现代产业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珠海市市长黄志豪则透露,珠海将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部署要求,加快推进面向未来产业、赋能科技创新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云上智城”建设,构建普惠、便捷、充裕的通用算力和AI算力,赋能横琴中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的研发创新,助力珠海、横琴加快形成未来产业生态体系。
“港澳的优势是服务业及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珠三角的优势是制造业。”黄志豪称,要用好横琴平台,促进香港、澳门、横琴的现代服务业与珠海、中山、江门等珠三角城市的制造业深度融合,让“更多的生产制造在珠三角,研发在横琴”。
提建议:政策、资金、人才
“一个都不能少”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已是各方共识。而推动科技创新,则离不开政策、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系统性的支持。在当天的活动上,就有不少人大代表“支招献策”。
在政策激励方面,肖展欣建议,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的财税金融支持,对实施技术改造的企业给予更多额度的免抵押贷款,对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参照研发投入,适当予以税前加计扣除。此外,建议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更加注重补助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
“目前,国家、省市对企业技术改造都有相应补贴政策,但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大,不少企业仍存在资金压力。”肖展欣称。
资金对于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能起到关键助力作用。李东生就认为,发展科技制造业需要大力度的资本投入,企业要敢于投资未来才有未来。
除了财税资金支持外,科技金融也大有可为。袁玉宇建议,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优质中小型创新企业研发、推广、融资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金融扶持上,要加强对生物医药产业融资引导,政府要引导基金加大对“投早投小”的倾斜力度,明确责任机制和相关配套;各金融机构要完善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产品服务、风险管理和组织体系,强化金融支持。
在发挥创新人才作用方面,袁玉宇则建议,要更好发挥产业人才、产业专家的力量,国家和省市可在现有战略咨询专家库、科技项目专家库等国家级专家库中扩大产业界专家人才范围,提高产业界专家比例,重视来自产业创新一线上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