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动能、激发活力、擦亮底色,昆山开发区——
加速新型工业化 汇聚发展新动能
在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备件智能化仓二楼,一套建在天花板上的智能仓储物流设备高速运转。每天有近万箱货品从线上出库、入库,成为助力企业畅通物流循环的“关键之匙”。“这套设备位于仓库天花板,就功能而言,在业内也属于‘天花板’级别。”企业昆山区供应链运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智能化物流设备的加持下,单笔货品可以做到秒级响应,5分钟出库,2小时内可配送至综保区内客户生产车间,效率惊人。
这是开发区企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生动案例。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大背景下,昆山开发区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示范园区的重要一环,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含金量”“含智量”与“含绿量”,并围绕“2+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 向“融”而进,释放产业动能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确保新型工业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障。
1月3日,在苏州召开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当天,总投资超55亿元的恒美光电(二期)全球首条3000mm超宽幅偏光片项目在开发区开工,吹响了全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年号角。
“项目在3年内分批建设2条产线,全部达产后预计新增产能1.2亿平方米,新增年产值超65亿元,将大大提高显示产业关键材料的国产化率,助力昆山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偏光片研发和生产基地,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恒美光电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
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提高制造业的“含金量”,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精益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去年以来,昆山开发区聚焦转型升级前瞻布局,打造产业创新“前沿阵地”,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层层推动企业创新能级向高端“进阶”。
在“全省首家”“国家级+1”“全市唯一”等关键词背后,是熠熠闪光的科技硬核牵引着产业结构持续调优,进一步夯实了产业韧性与基础。“去年,开发区以智能化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年推进超200个‘智改数转’提升项目。”区经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高端化的具体方向在哪,企业最清楚。为更好让企业当主角,开发区各部门建立了对接合作机制,持续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帮助企业将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跑”向生产线。目前,全区共有“省级智能示范工厂”企业3家,“省级智能车间”企业37家。
- 向“智”而行,激发产业活力
“智改数转”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仁宝生产车间,成百上千个传感器“藏”在产线深处,一刻不停地收集各类信息,全方位测算着产线上的每项数据。偌大的车间里,与印象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相径庭。在高度自动化、数字化场景的背后,是仁宝持之以恒推进“智改数转”的成果。“在推行‘工业4.0’战略期间,我们通过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智改数转’手段,对产线进行了优化。”仁宝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股强力的驱动下,产线的生产质效大幅提升,昆山工厂切片机自动化率达到80%左右,整个工厂的自动化率也超过60%。
再将目光投向另一家台企。在2023年度江苏省5G工厂项目评选中,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高端液晶面板智能制造5G全连接工厂榜上有名,成为全市唯一入选项目。通过打造5G工厂项目,企业的薄膜产能效率提升30%,产品良品率提升17%,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3%,单位产量能耗降低40%,运营成本降低21%。
企业“智改数转”带来的强大创新力,是开发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驱力,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近年来,开发区始终坚持把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智能示范工厂和车间建设,积极打造智能制造标杆示范,全力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并通过现场宣导、经验分享、网上答疑、为服务商与企业“牵线搭桥”等方式广泛宣传“智改数转”工作。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加速提升全区企业和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合力推动开发区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走得更好更快更稳。
- 向“绿”而生,擦亮发展底色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意。近年来,开发区企业坚持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紧盯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围绕企业管理、产品设计、能源消耗等重点环节持续发力,一股绿色发展的清风正在企业间劲吹。
艾利丹尼森(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区域,一条条管道纵横交错,设备正在高效作业。偌大的厂区,几乎看不到工人,数字化、智能化为企业打造绿色化工、高端化工插上了翅膀。“企业内采用的是环保型胶水,从源头就切断了污染。”公司相关负责人指着投资建设的一条新涂布线说,公司采用环保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特殊的污染物,不需要加装废气处理设施,源头上就实现了环保功能。
如果说艾利丹尼森走绿色发展之路源于“超前谋划”,那富士和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则是在“降低能耗”上精打细算、大做文章,为企业绿色发展蹚出一条新路。运用能源智能管理平台方案,企业的能源设备全部导入智能系统,用于挖掘节能潜力、发现资源浪费;推行熔接水泵马达节能改造方案后,水泵改为“高效水泵”,马达改为“永磁马达”,系统改为“变频控制”,年节电11.7万千瓦时;改造方案投用后,将传统空压机更换为节能空压机并进行智能化管理产气,年节电约576万千瓦时……
企业成本、能耗降下来,产品质量、竞争力提上去,这是开发区企业追新逐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开发区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坚持以绿色工厂为引领,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通过政策导向、实地调研、立档建库、专家诊断等系列“组合拳”进行分级梯度培育,切实提高绿色工厂建设成效。目前,全区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9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另有苏州近零碳工厂2家,一大批企业正以产业的“含绿量”不断促进发展的“含金量”与“含智量”。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开发区将继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拿出“开发区态度”,发挥“开发区优势”,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优、做强,进一步加快构建强大的制造能力、创造能力、要素保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完善的生态系统,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汇聚发展新动能。
(记者 刘毕亮 巫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