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6日讯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2023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聚焦重点、靶向发力,着力提升全周期服务能力、全要素供给能力、全过程监管能力、全闭环解决企业诉求能力,聚力打造金牌营商环境。
提升全周期服务能力
聚焦全流程代办新举措,打造政务服务新高地。围绕重点项目手续办理,通过建立一套机制、打造一个平台、组建一支队伍、设计一组流程、制定一张表单,构建“五个一”全流程代办体系,按照“企业点单,政府下厨”模式,为项目量身打造全流程代办服务流程,为企业提供“沉浸式”手续办理自助体验,实现项目建设手续办理申报材料压减40%,审批流程压减30%,提高投资项目的整体审批效率35%以上。自全流程代办模式推广以来,已提供各类业务咨询800余次,累计为13个重点项目提供全流程代办服务,大幅压缩了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全环节办理时限。
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流程,推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并行办理、一日办结”模式,最快0.5个工作日办结,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章服务,255家新开办企业实现执照、印章“一窗领取”,极大提升企业注册登记的便利性。建设工程手续办理过程中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办理,多项手续同时办理、齐头并进,大大缩短了手续办理时间,为全区56个建设项目办理相关工程建设手续525笔,以实际行动践行“只要企业定了个干,一切手续政府办”的承诺,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优质服务。
提升减税降费便利化水平,“点对点”精准向纳税人推送税收优惠政策,为每一个经营主体量身定制推送内容和方式,实现精准推送“颗粒度”更细、“触达率”更高,力争让“政策找人”找得更快、找得更准。主动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向企业详细讲解税收政策、退税金额计算方法、退税流程,做到每户必审,确保该减的税费不折不扣减到位,让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2023年,28户次纳税人共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89亿元,3485户次纳税人办理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和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等税收减免共计6320万元。
提升全要素供给能力
聚焦产业发展引育人才,走访开发区重点用人企业,汇总整理企业人才用工需求,组织“智汇黄河口·才聚东营港”“名校名企直通车”“直播带岗”等各类引才招聘活动,发布岗位7000余个,收取简历600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3000余人。搭建科技双创平台“靶向用智”,发挥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引领“四链”融合发展核心平台的作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山东产研中科高端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入选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备案名单,先后吸引入驻7个科研机构,集聚加拿大工程院庄庆发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蓝兴英教授等高层次人才60余名,紧扣石化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四链”融合发展人才矩阵。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并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解决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以“金融辅导”为抓手,通过科学、专业、个性化金融辅导服务,“牵线搭桥”开展银企精准对接,根据需要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形式银企对接活动30余场。帮助振华石化、赫邦化工、新蔚源新材料、港垚化工等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达成合作意向近50亿,给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
积极拓展“用地清单制”改革范围,简化供地手续,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推动“标准地”改革,实现“交地即办证、拿地即开工”。召开要素保障协调会7次,完成项目用地审批9宗,共计面积913.29亩,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东营实验学校项目作为全市重点推进项目,从项目签约到拿到交地确认书和不动产登记证,刨除法定公示期,仅用5天时间,有效保障了项目用地。
提升全过程监管能力
实现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标“网上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交易,不需要递交纸质材料,不需要到交易现场,从项目进场、发布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场地预约,到开评标、确定中标人全部线上完成,过程可查可溯,信息公开透明,真正实现招标采购全过程网上监管。今年以来共完成招标采购项目67个,总投资金额29亿元,实现零投诉。
推行“柔性执法”机制,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通过严格管理与人文执法并重,在执法中推行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文明志愿指导等“柔性执法”机制,打造服务型政府。同时,建立执法“禁令清单”,严禁无证执法、越权执法、借证执法等违规行为,解决对经营主体随意、重复、多头执法,干扰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问题。与市场主体共建法治社会,打造文明、有序、高效的营商环境。
全域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实现电子证照和数据共享“应替尽替”,发布更新“用证”事项清单。深化“企业码”应用,涉企电子许可证件信息集成共享至电子营业执照系统,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和“企业码”统一管理、统一展示、统一应用,构建起完善的“企业码”服务体系,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码”的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应用,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提升全闭环解决企业诉求能力
“项目警长”护企发展扎实推进,持续筑牢服务保障防线,为11个省重点项目、34个市重点项目提供专门护航服务。紧紧围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局,切实维护好重大项目及企业周边的道路交通秩序,着力解决企业在交通安全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累计完成各类重点物资、大型设备运输32次,为全市最多,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和企业的发展,形成了警企“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持续优化企业“接诉即办”机制,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健全完善“统一受理、依责办理、期限办结、审核督办、科学考核”全流程闭环运行模式,以最真诚的态度、最快捷的效率、最温暖的微笑,回应企业的每一个诉求。定期对解决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和定期评价,确保各类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共承办企业诉求43项,服务满意率为95.35%,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深入开展“四上”企业走访,通过电话交流、实地走访、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全区143家“四上”企业进行精准对接服务,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共搜集企业问题18项,均已全部协助办理完成。梳理各级惠企政策,根据企业所属产业、行业等分类整理汇编,为每家“四上”企业量身定制专属“服务包”,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辅导8次,解读惠企政策160余条,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政策辅导,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闪电新闻记者 王代杰 通讯员 马牧童 宋伯清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