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杭州高新区(滨江):加快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2024
01/06
10:34

潮新闻客户端 鲁杰 宋桔丽 肖鳕桐

杭州高新区(滨江)全景 吕寿承 摄

“奋力推动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加快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效”;

……

2023年11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杭州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实施意见》,开启了高新区(滨江)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全新征程。“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也成为滨江区委六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词。

从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到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一流到领先,寓意着高新区(滨江)焕然一新的使命担当: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合,要从“冲浪”变“造浪”。

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滨江区块

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基本面貌加速呈现

回首,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202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而对于高新区(滨江)来说,是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破浪向前、积厚成势、乘势而上的一年。回望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高新区(滨江)迈着铿锵的步伐,用实干奋斗交出了高分答卷: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0亿元以上、增长8.0%左右。

透视这张高分答卷,创新驱动主线主脉清晰可见。

在新的产业趋势和竞争格局下,高新区(滨江)坚持创新驱动主战略,锚定数字经济主赛道,初步形成了“一园三谷五镇”的产业发展新格局。2023年,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获杭州市委、市政府发文支持,“中国视谷”“中国数谷”初步形成影响力,“国际零磁科学谷”编制完成五年行动计划,杭州江南科学城发布概念性规划,“一园三谷五镇”的产业框架全面拉开。其中,“五镇”对高新区(滨江)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度达60%。

数字经济综合质量依旧领跑浙江。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两化融合指数连续十年领跑全省;近四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复合增长率13.0%;预计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75%。

在产业生态上,高新区(滨江)在物联网领域形成了从上游关键控制芯片设计、研发,到中游传感器和终端设备制造,以及下游物联网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等的完整业务体系;在网络通信领域,形成了从元器件制造供应到系统设备,对接到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的网络通信设备产业链条;在信息软件、电子商务、跨境支付、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具备了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毋庸置疑,坚持发展数字经济这一核心优势,高新区(滨江)已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基本面貌加速呈现。对于高新区(滨江)来说,未来仍然要坚持“大局有良机”的导向,在推动数字经济创新体制迈出新步伐的同时,主动地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强化大局意识,在不断发现机遇、创造机遇、用好机遇中厚植特色优势。

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 朱旭洁 摄

高质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扛起创新强区、产业大区的责任担当。今年,高新区(滨江)立下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高新区(滨江)将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又一次拉高,这背后体现了怎样的信心和决心?

创新,是高新区(滨江)与生俱来的基因,是永恒不变的发展底色,也是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必要因素。

一直以来,高新区(滨江)走的是一条“内生增长 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数字经济产业链,培育了网易、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新华三、中控技术、恒生电子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领军企业及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集成电路、信息软件等十大产业集群。

近年来,高新区(滨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保持在10%左右的高水平,连续三年获颁全省“科技创新鼎”,已培育出72家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700家,科技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杭州极弱磁大设施及交叉研究平台规划效果图

以极弱磁大科学装置这一“国之重器”为核心,高新区(滨江)以“1+2+6+N”为体系的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区正在形成,着力打造从“0到1”自主创新的“强磁场”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器”,力争成为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极。

2023年,《杭州江南科学城概念性规划》发布,通过构建“研、产、服”三链融合发展模式,园城耦合,人城融合,将其打造成为原始创新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区、科教融合示范区、山水品质公园城、智慧城市新地标。建成后,将为杭州高新区(滨江)的科研、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创新为“核”,产业为“基”。高新区(滨江)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核心动能,高质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市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全面融入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加快智能制造化改造、软件集成化应用,全力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试点。

在“一园三谷五镇”的产业框架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强筋壮骨。以“中国视谷”为例,高新区(滨江)正在加快推动视谷之窗综合体、3D产业园、TOD产业综合体建设,助力杭州构建“一园窗口、双核引领、四区协同、全域联动”的空间布局,在做强数字安防、集成电路设计等优势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向工业视觉、医学影像、自动驾驶、智能生活等新赛道延伸拓展,加快打造智能物联万亿级产业集群。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和网球中心(“大小莲花”) 马祯俊 摄

提升全球高端资源

要素链接能力

2023年,高新区(滨江)统筹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和开放提升,一系列标志性、阶段性成果涌现:发布面向全球数字交易领域先行先试的“中国数谷”;为率先在全球推进智能物联产业跃迁设立30亿元中国视谷基金;深化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让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路径。

2024年,高新区(滨江)将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深入实施后亚运“十大攀升行动”,进一步增强扎根向深的定力和重点突破的决心,奋力推进创新提质、产业提能、改革提效、开放提升、共富提速和城市提级这六大任务——

深入推进创新提质,在加强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上奋力突破。在高新区(滨江)回龙庵山一带,国际零磁科学谷创新平台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极弱磁场”而建,未来将向全球、全国的科学家开放共享,进一步提升浙江和杭州的硬核竞争力。极弱磁这个大平台向全球科学界展开双臂,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高效链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助力“国际滨”全力打造创新发展策源地和成果转化首选地。

深入推进产业提能,在强化集聚融合和支撑体系上奋力突破。眼下,高新区(滨江)首个工业综合体“荟鼎智创中心”即将迎来12家入驻企业,包括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相比于传统的生产制造基地,工业综合体将供地和供楼双轨并行,更注重产业生态的集成、产业要素的集聚以及产业链的协同,同时通过集中配置会议室、食堂、展厅、咖啡厅、图书室、健身房、停车库等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品质、景观、利用率和综合性,为“潜力股”企业“量体裁衣”精准供地,打造产业链互联互通的高新“朋友圈”。第一工业综合体已明确以专精特新产业园为目标,目前该区还有第二、第三、第四工业综合体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2024年还将谋划建设新的工业综合体,为集约节约土地资源、在有限空间实现无限发展打下基础。

深入推进改革提效,在激发要素活力和制度潜能上奋力突破。该区将建强一核多点全覆盖的“1+6+X”企业综合服务矩阵,把增值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楼宇,如以江北科技园、自贸试验区服务站为先锋站点,联动产业平台,加快产业社区、暖企小站建设提质扩面,推动增值服务向基层延伸覆盖。

深入推进开放提升,在拓展发展纵深和国际影响上奋力突破。沿着杭州的“最美跑道”,江边的商务楼已有大片实景呈现,夜晚的灯光秀早已成为沿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西兴大桥南岸沿江两侧,高新区(滨江)正在高标准推动奥体滨江国际商务区规划建设,吸引更多研发型、管理型、结算型等总部落地,推动形成高端总部集群,全面支撑杭州打造全国一流总部经济中心和现代服务业标杆城市。

如今,高新区(滨江)正在加快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努力实现从产业基地到产业策源地的跃升、从“冲浪者”到“造浪者”的转变,把创新开放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图片由滨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