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苏州工业园区: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焕发活力
2023
12/25
11:01

□苏报记者 叶永春

一次庭前调解,两家企业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司法服务构建的“缓冲带”,让企业发展获得了“缓冲期”;一次援法议事,实现了小区居民提升口袋公园的心愿,而全新的休闲场地,又将成为居民援法议事的新场地;一个“法治小区”,不仅搭建了普法新阵地,还激活了基层治理新动能。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为工作思路,以“只进一扇门、消解所有气”为目标,做优、做强、做实“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机制,不断整合资源、融合功能、汇聚力量,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园区落地生根,焕发活力。

整合资源 三级矛调解烦忧

“只进一扇门、消解所有气”,正是苏州工业园区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机制的目标定位。在苏州工业园区,三级矛调机制可以归纳为两组数字——“1+10+7+11”和“1+5+157”。

“1+10+7+11”,即在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通过“1个导服台接收+10个窗口受理+7个调解室办理+11个平台协同”,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一链条解决”。其中,导服台“一站式”接收各类事项;10个接待窗口采用“常驻+轮驻+随驻”的模式,受理规划建设、城市管理、劳动社保、市场监管等领域矛盾纠纷事项;7个调解室邀请物业纠纷、劳动争议、商会、婚姻家庭等行业调委会及社会组织入驻;11个平台则整合了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功能。

由此,在区矛调中心1027平方米的空间内,划分了受理区、办理区、指挥区、接待室、诉讼服务中心、审判庭、行政复议听证室、心理辅导室、综合指挥室等配套功能场所,分别为人民群众提供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诉前调解、诉讼服务、信访接待、心理辅导等服务,确保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三个通道”畅通,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1+5+157”,则是按照“简易矛盾社区调、复杂矛盾街道处、重大矛盾区级解”的思路,深化矛盾纠纷分级调处,除了1个区矛调中心,苏州工业园区还在娄葑、斜塘、唯亭、胜浦和金鸡湖5个街道建立矛调中心,157个社区成立矛调工作站,并整合社区干部、社区民警、法律顾问、专职网格员等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第一时间发现和调解矛盾纠纷,构建了矛盾纠纷调解第一道防线,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2023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三级矛调机构共计受理19000余件事项,办结率99.72%,真正发挥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作用,为平安园区、法治园区的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融合功能 探索矛盾纠纷“最优解”

化解矛盾纠纷,有地方还要有方法。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充分挖掘调动各方资源,融合各类功能,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最优路径。

前不久,苏州工业园区两家企业因货款拖欠问题,一家将另一家诉至法院。经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承办法官进一步了解,发现这起案件有调解的基础,便依托“人民法院与工商联商会调解联动机制”,邀请苏州工业园区工商业联合会特约调解员参与调解,通过召开庭前会议,最终妥善化解了矛盾,为两家企业的发展构建了“缓冲带”。今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商会调委会共接收诉前调解案件753件,并在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商事诉调基地”,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推进企业、行业性专业性和新业态等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今年以来,在苏州工业园区司法局指导下,成立了9个企业调解组织,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30个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进一步挖掘功能机构潜力,助力化解矛盾纠纷。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司法局联合区法院、妇工委成立苏州工业园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更专业、精准、柔性地化解家庭矛盾纠纷。

与此同时,聚焦金融、住房建设、劳动关系、预付费行业等矛盾集中、突出领域,苏州工业园区出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补短板、强体系、防风险、提能力、争一流”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建立健全各部门联动调解机制,进一步明确举措,落实责任,强化联动,促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效推进。

针对基层治理中化解矛盾纠纷专业力量不足、专业平台欠缺等现象,苏州工业园区各司法机关积极发挥专业能动性,以法治赋能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建立的全省首家社工法治实训基地,依托湖东、湖西、娄葑、唯亭四个非诉讼服务中心,通过审务专线、导师跟踪、发布案例“三位一体”指导方式,为社区解纷提供智力支撑。社区工作者在调解中遇到问题时,还可通过审务专线实现法官远程指导。

围绕矛盾纠纷最优化解方案,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探索,推动各地各部门功能融合,形成矛盾纠纷化解更大合力和更高效力。

汇聚力量 推动矛盾纠纷“全面解”

化解矛盾纠纷,不仅要“小事不出村”,还要“服务不缺位”。如何更好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体现的是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在苏州工业园区玲珑湾花园,曾有一幢居民楼因墙体破旧,出现外墙粉刷层脱落、渗水等问题。后在玲珑湾社区第二“行动支部”的组织和带领下,相关业主共同出资,聘请设计和施工队伍,对房屋外墙进行翻新。如今,这一幢居民楼成了“样板楼”,在小区里掀起了一股“翻新潮”。这是玲珑湾花园探索建立“法治小区”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之一。从探索建立“法治小区”以来,小区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和“监督者”,同时通过构建相关机制,引入法治资源,还将更好激活居民自治活力,赋能基层治理。

在苏州工业园区莲香社区,通过将“援法议事”纳入综合网格,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议事渠道。前不久,针对居民反映社区休闲空间少的诉求,社区召集居民代表、法律明白人、网格员、老娘舅、红色管家、物业代表等,开展多次讨论协商,最终确定口袋公园提升方案,为社区增添了一处舒适又美观的休闲场所。

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动员各街道组织开展“万名调解员入网格进万家”活动,在金鸡湖街道创新打造“金楫号”全域网格治理系统,推进“枫桥式社区”建设与网格化治理深度融合,吸纳快递、外卖等新业态领域就业群体参与网格治理,推动问题在网格中发现、矛盾在网格中化解。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政法委书记姚文蕾表示,近年来,园区围绕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作了不少有益探索,完善了一批制度机制,未来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重大使命,高水平建设三级矛调平台,做实做优各项社会治理基础性工作,为实现初信初访化解率、矛盾纠纷调处率、人民群众满意度“三个稳步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更多园区探索园区实践。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