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超级产业链|进军制造强市,成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挑大梁
2023
12/15
11:24

成都首个突破万亿规模的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正蓄力向产业链高端环节跃升。

近年来,成都持续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提出将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上,和成都有关的就有3个——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成德高端能源装备、成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总量仅次于深圳,与上海、广州等并列,获批数量西部第一。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方面,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就迈过1万亿大关。根据《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提出的目标,2025年更是有望突破1.5万亿,成为全国产业版图上不容低估的一极。作为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成都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并具有全国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成都做对了什么?作为成都自行培育的万亿级优势产业,下一步,电子信息产业如何实现更高跃升,当地做出了哪些积极探索?澎湃新闻记者近日前往成都调研,探寻成都电子信息“超级产业链”的炼成“密码”。

天府软件园,见证了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

龙头企业和“小巨人”加速聚集,12年完成万亿跃升

早在2000年前后,四川省和成都市两级政府就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增长潜力,率先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一号工程”。2003年,成都克服种种困难,在一众竞争对手中,成功引入了英特尔这样的全球电子信息龙头企业。随后,几乎所有全球代表性的IT巨头都纷至沓来,不断强化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时代的领跑者优势。

2008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千亿级。2016年跃升到5000亿级,2020年首次迈过万亿大关,成为成都乃至四川第一个万亿级产业,这也打破了中西部地区万亿级产业长期不足的尴尬。从千亿到万亿,成都只用了12年时间。

目前,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布局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芯谷、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产业园区,聚集了众多国内外领军企业,培育了一批本土骨干企业,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

今年前三季度,在24个GDP万亿城市中,成都以6.7%的GDP增速位居第一位。这一不俗成绩背后,制造业作出了关键贡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6%,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1%。

一家电子信息企业的部门负责人感慨,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和企业最为集中的园区,“IT人才都聚在一起,说不定中午吃个饭,随便聊聊,就会产生一个创新的‘火花’。”这一说法或许有些夸张,却不难看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氛围。不管是软件研发还是硬件生产,在成都,都很容易找到上、下游配套企业。

众所周知,作为“链主”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在产业链的整合、供应链的掌控以及创新链的培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成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中,以英特尔、京东方、富士康、联想、戴尔、TCL、捷普集团等为代表的行业巨头成为牵引产业发展的一大动力来源。

总面积64.2平方公里的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依托英特尔、京东方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陆续聚集了一大批上下游重点企业。其中,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是当之无愧的“链主”。“目前已有众多新型显示领域企业,作为京东方等‘链主’的配套企业入驻园区。”一名在电子信息产业一线从事管理工作的政府人员称,即便是小到传送芯片时所需要用到的袋子、仪器或零件的托盘,均有配套企业专门生产。

此外,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和全球第三大电子制造服务商,捷普集团于2012年落地成都,已和这座城市共同成长了11个年头。今年8月,捷普集团再增资百亿元在蓉布局研发及生产项目,进一步提升链主企业核心聚集能力,带动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来蓉集聚发展。

当然,电子信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除了需要有“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也离不开一大批“铺天盖地”的创新创业公司,它们是构建生态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成都在注重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之外,也坚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路径,在细分市场上培育了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走出了差异化优势。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成都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4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88家。

“链主”龙头企业“小巨人”一起发力,为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动能。以作为成都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重要承载地,位于成都双流区的“芯谷”为例,该产业园区由成都市政府与中国电子“央地合作”共同打造,在行业巨头“中国电子”的引领带动下,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纷纷入驻,最终构建起“央企带动,大中小微企业联合创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位于双流区的“成都芯谷”,吸引了中电九天等企业入驻。

12月初,澎湃新闻前往“芯谷”采访,在充满时尚和科技感的园区里,随处可见活跃的年轻人。“园区有多家链主以及平台型企业、机构,他们带来了很多技术,加上与园区周边的高校形成联动,从而可以更好帮助技术流动,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商业化落地。”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业服务,成就超级产业链发展“成都速度”

成都炼成万亿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息息相关。

2020年,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称辰显光电)选择落户成都,项目落地速度令业界注目。据辰显光电总经理黄秀颀介绍,2020年8月4日公司成立,次年5月就在厂房里点亮了Micro-LED显示屏。

“这个速度全球没有第二家。”黄秀颀称,不少同行感慨,“你们这帮人太疯了,这么卷,还怎么搞(竞争)”。但对辰显光电来说,这样的“成都速度”,给了他们足够的底气。

企业需要怎样的营商环境?对此,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有自己的理解。“大家最能直接感受到的,是行政审批、政策支持等,其次是公共服务,包括吃穿住行等相关设施的完善程度。”该负责人认为,除了这些,还有“专业服务”。“除了我们政府端工作人员要足够专业之外,还需要引进市场化的专业服务机构。”该负责人称。

简单来说,政府部门并非万能的,需要借助社会力量,为企业提供能够精准高效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服务。以芯谷为例,这里聚集了15家科创服务平台。

“许多科技型企业都有技术升级改造的需求,但企业内部的人才供给始终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搭建平台实现供需对接。”双流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相关负责人称,去年该中心落地成都芯谷,已为38家企业的68项技术需求匹配了97个专家团队,促成意向合作10余项。

2023年4月,成都印发《产业建圈强链优化调整方案》,其中提及将进一步健全“链长+牵头市级部门+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为架构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清单,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将特定产业链交由分管领导牵头,再具体到部门,好处是相关责任人会对该产业了解越来越深,和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更能明白对方的需求,这样就能将招商引资和产业建圈强链等工作,提升到新的档次。

四川中星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中星电子)是一家立足于温江区成长起来的薄膜电容器专业制造厂商,已经被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其常务副总经理伍骞对于成都政府部门的“专业服务”深有感触。此前,该企业试点“两化融合”改革,相关部门主动找上门来,帮忙邀请顾问、做基础调研。

去年以来,成都市发改委持续开展“建圈强链千企大调研”,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家面对面,为他们解决困难、寻觅商机。通过这种形式,相关企业获得了最急需、最及时、最权威的政策解读、供需对接和产业协同信息。

“政府做法和我们的发展需要是契合的,这样的支持最有效。”伍骞认为,“那种所谓‘靠钱来砸’的支持,没有必要,企业还是得靠自己——即便真的需要资金,政府可以居中推动、牵线,这样才能达到良性循环。”

成都芯谷企业幸福中心,汇聚了多个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服务。

高校云集+“蓉漂”流行,强化产业发展底座支撑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口、足量的人才资源。

截至2022年底,成都有65所各类高校,在校学生116.4万人,其中本专科学生103.5万人,研究生10.9万人,博士研究生2.0万人,其中就包括有着电子科技领域“人才摇篮”之称的电子科技大学。由此带来的“近水楼台”的人才、科研优势,成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多家电子信息企业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都不约而同提到,成都高校扎堆、人才富集,这是他们选择成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电迈普总经理谭军告诉澎湃新闻,公司能够在成都发展三十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自身把握发展机遇的能力,同样关键的是,成都高校资源非常丰富,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这给了我们选择扎根成都的信心”。

“就我们所在的领域而言,东部沿海似乎更有技术优势,但现在信息流通基本上拉平了,不存在地处西南地区就无法做前沿技术的研发,更何况,成都的人才优势并不比沿海地区差。”谭军坦言,公司1400多名员工,大部分是成都本地高校毕业,超过一半员工工作年限超过十年,甚至还对外输出了一些人才。

伍骞坦言,公司能够发展至今,离不开新鲜血液的不断充实。“我们的研发团队中,有好几个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伍骞的感受是,成都是一个宜居城市,工作和生活节奏较为轻松,且给予技术人才的薪资待遇并不低,“甚至有些骨干高于管理层”,在和东部沿海城市的人才战中,企业“不怕竞争”。

高校扎堆、人才富集,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得以突围的重要原因之一。

得益于丰富的科教资源,从电子信息产业链前端的研发、设计,再到产业链后端的制造、加工,在成都都能找到相应的院校,和企业进行无缝对接。

高校扎堆,除了能为企业供给高端人力资源,也意味着依赖技术创新的电子信息企业,有机会和高校产生更多“化学反应”。

日前,成都再次明确提出,更高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建强用好创新平台、放大溢出效应,推进校院企地融合发展、集聚发展势能,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完善创新生态,推动更多原创成果“沿途下蛋”、延链孵化。

此前,成都已出台了《进一步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打造成果转化服务生态集聚区、提升企业成果吸纳转化能力等10个方面,不断完善成果转化服务链条。

校地企融合发展是潮流,但国内像成都这样“大胆创新”的还在少数。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近日将产业学院“办”进了成都芯谷,首批500余名师生陆续搬入,芯谷发展服务局还为他们协调了人才公寓、餐厅。

毫无疑问,这在促进高校科研团队与园区企业合作,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实现本地就业的同时,也将为成都芯谷带来更多的创新资源和要素,促进科技成果和项目的就地转化。

“推动高校与产业融合发展,就是想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服务于企业。”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已陆续和澜至电子、华大九天、中电九天等园区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尽管本地高校和创新资源集聚,成都却不满足于此,一直注重外来人才引进和积累,为产业发展强化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智力支撑。

比如,为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顶尖人才队伍,成都除每年为顶尖人才发放50万元和一次性300万元奖励外,还将为其核心团队提供超1500万元奖励。同时,该市还将对落户成都的电子信息领域专业人才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

“成都高校云集,这是极大利好,我们不会为招聘员工而发愁。”辰显光电总经理黄秀颀称。而让其感受更明显的是,最近几年,有大量人才来到四川,尤其是川籍人才从沿海回流至成都。“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有时还多带一个(伴侣)回来。”黄秀颀笑言,“放在以前,那些特别好的高校毕业生,不见得愿意回来。”。

人才来了,还得留得住。此前成都曾引进一家软件类的大型企业,起初,随之迁来的高等人才尚能适应,但时间一长,有些人才就“打起了退堂鼓”,因为周边配套太差,比如高端楼盘、酒店、商场等消费场景不足。这倒逼当地“对基础配套提档升级”,加快“产城融合”。

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在选址、布局之初,就考虑到了周边生活环境和相关配套设施,建有大片绿地、人才公寓和学校、体育设施。

专注于泛生物脑感知技术市场化运营和产品开发的致讯科技就从沿海迁至了成都芯谷。

“成都在我们迁址备选名单里,一直非常靠前。”该公司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当下“蓉漂”正成为潮流,这座城市吸引了大量电子信息科技人才,“幸福指数也比较高”。

这在去年发布的《成都青年发展报告(2022)》中得到呼应。该报告显示,成都“蓉漂”人口已达683.49万人,其中的省外来源比例为21.85%,青年“蓉漂”的省外来源比例更是高达32.90%。

电子信息产业建圈强链,为“制造强市”赋能

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成都并未满足于“量”的扩大,而是更加重视“质”的提升。

2021年12月10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首次提出“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目前,成都正在着力布局构建电子信息、数字经济、航空航天、现代交通、绿色低碳、大健康、新消费、现代农业等8个产业生态圈,主攻28条重点产业链。

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建圈强链”,仅2023年以来,成都就先后出台三条新政,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新兴赛道,加快构建以“芯屏端软智网安”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带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全面升级。

成都经信局通用电子产业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新出台的集成电路政策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一是聚人才,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二是补制造,加大制造项目招引支持力度;三是强设计,加大流片、IP核、EDA工具补贴等设计企业最关注的条款支持力度。

为此,成都拿出了真金白银来支持。比如,根据《成都市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符合相关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最高可获5亿元综合支持;为企业提供代工流片服务的晶圆制造企业最高可获1000万元支持。

得益于不断完善的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成都对行业领先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辰显光电落户成都,就可视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补链、强链”的一条明证。该公司专注于新一代显示技术Micro-LED,尽管各大巨头企业都在这一领域有所研发、布局,但辰显光电目前处于领先位置。

12月初,辰显光电总经理黄秀颀告诉澎湃新闻,团队主要来自“维信诺”(中国内地第一家OLED产品供应商)。“维信诺内部先孵化了Micro-LED(中文称作微发光二极体)技术,当技术需要产业化时,跟成都市政府有接触,最终达成协议,迅速在2020年落地。”黄秀颀称,作此选择,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策导向、成都人才富集以及产业基础较好等原因,重要的是,成都当地机构直接投资8亿元,这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说颇具吸引力。

成功引入辰显光电项目,反映出当地对抢占新技术赛道的战略眼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公司支持力度很大,这是实实在在的。”黄秀颀坦言,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配套政策比较完善,“无论是上下游配套服务,还是政策等资源支持,获取起来都比较方便。”

建圈强链的重点,在于突出“链主”的引领带动作用。一家“链主”企业的落户,能带动无数上下游企业的聚集,有力牵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融合发展。显然,受益于成都已有的产业基础支持,辰显光电新产品量产后,反之也能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技术迭代,进而推动产业生态圈的升级,达到“建圈强链”目的。

目前,辰显光电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显示屏生产线正在进行基建作业,预计明年下半年实现量产。若顺利量产,成都将成为全球首个TFT基Micro-LED显示屏量产的城市,为新型显示产业贴上新标签。

TFT基Micro-LED显示屏生产线项目效果图

近期,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更接连传出多个重磅消息。比如,11月28日,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宣布,拟在成都投资建设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建圈强链”再加码。

这些最新进展的背后,指向的正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向着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升级的大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中梁认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都是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区,这些地方代表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最高水平,其发展和路径虽然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主体活动能力强、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强等特征。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2025年有望突破1.5万亿,整个四川则力争突破2万亿。这一规模较于深圳等“电子信息产业传统强市”,还有一定差距,但在第二梯队城市中,成都处于明显的领跑位置,并且有很强的后劲,发展空间还很大。

“电子信息产业是川渝两地创新实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经济增长最多的万亿级支柱产业,在全球电子信息版图中也属于重要的一极。”朱中梁称,结合现有条件,川渝地区应该坚持世界的眼光、国际的标准、国家的战略、特色的方案等原则,以产业生态圈来构建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制造终端和新型显示方面形成全球领跑的态势。

日前召开的成都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始终坚定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战略定力,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制造强国、制造强省贡献更多成都力量。这是继去年“制造业强市战略”写入党代会报告和召开制造强市大会以来,成都又一次发出打造制造强市的最强音,并剑指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有了电子信息这一万亿级产业释放的龙头牵引力和蓬勃动能,再加上一众优势产业的持续突围,成都的“制造强市”目标,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