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8月份,榆林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895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工业总产值455亿元,同比增长8.9%;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5.2%,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数据的背后离不开区域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今年以来,榆林高新区从完善营商环境保障体系、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降低企业发展成本等方面同步发力,初步构建起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创新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产业转型蹄疾步稳
榆林高新区出台《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方案》,建立项目包抓工作机制,实行双专班跟踪推进,坚持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压缩时限、承诺办理,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将干部的工作表现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激励干事创业,严惩推诿拖沓。同时,深入推进全系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推进诚信建设,创建文明城市”主题宣传活动,健全诚信“红黑榜”,着力构建“双随机+信用”新型监管机制。
“高新区正在加快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实施办法》《重点项目试点推行红蓝章审批实施细则》等政策措施,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政务流程再造,聚焦便企利民减材料、减环节,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榆林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旭说。
持续优化的区域营商环境为“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发展目标保驾护航,榆林高新区深化推进产业链“链长制”,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蹄疾步稳。
该区立足园区已有的现代煤化工基础原料,围绕高端涂料、聚烯烃改性材料、催化剂助剂、高端润滑油、碳捕集利用等五条产业链,引进落地了一大批沿链补链强链项目;依托园区化工副产氢和榆林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引进华秦氢能产业园、陕氢集团制氢和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集氢能高端装备制造、氢气生产、储存、充装、运输及氢能综合利用的国家级氢能产业基地;依托高新区城市核心的区位优势,布局数字经济、现代服务等产业,引进西安中易建智慧绿色能源、航天宏图无人机、中科曙光和西安未来国际大数据基地等项目。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榆林高新区还不断加大助企帮扶力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榆林凝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韬对高新区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专人专班包抓落实等感触颇深。张韬介绍,不到22个月公司从立项审批到土地供应,再到建设投产,始终有专人专班辅导企业的办事过程。
在助企帮扶方面,该区按季举办重点项目专场融资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与市场主体加强沟通,找到企业所需、金融机构所能的结合点,“一企一策”协调解决融资困难,提高企业获贷率;引导企业注册“陕企通”,及时上传政策、回复企业诉求,切实提升“陕企通”平台注册率、诉求响应率、问题办结率和企业满意率;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协调各职能部门做好帮扶工作,确保区内企业全部恢复正常生产。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方面,该区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有效缩短项目供地周期,实现项目“落地即拿地、拿地即开工”;与中煤、兰石化、延长、榆能、中燃等企业签订供应协议,切实保障企业所需化工原料、蒸汽、天然气稳定供应;实质性启动增量配电网供电工作,并完成向华秦、洪宇等企业供电,提供可靠的双回路供电保障,逐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启动高新区大数据中心和园区智慧安环体系建设,加快公共管廊二期、集中有机污水处理厂及应急响应事故水池、危化停车场等项目建设,保障产业项目建设和生产需求。
王旭说:“下一步,高新区将落实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各项举措,按照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持续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