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日讯今年以来,潍坊市滨海区聚焦市委“一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立足制造业基础优势,快字当头,实干为先,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实现历史性新跨越,为潍坊打造万亿城市贡献滨海力量。
聚焦主责主业 工业经济逆势上扬
滨海是潍坊向海发展的排头兵和主战场,也是潍坊市转型跨越的潜能和动力所在。面对国际疫情蔓延、要素制约趋紧等冲击,滨海区经济发展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工业经济呈现出“全面起势、指标向好、稳中跃进”的良好态势。1-10月份,滨海区规上工业完成产值576.2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10月当月完成产值80.4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潍坊滨海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10月份当月增速26.4%,当月增速居全市第2位。营业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4.2%、63.4%,分居全市第2和第3位。这一系列亮眼指标的背后,充分展现了滨海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后劲。
聚力延链强链 龙头企业拉动明显
以“链长制”为抓手,突出龙头引领,持续突破海化,壮大新和成、潍柴重机、弘润等骨干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发展持续加力。潍坊滨海区产值排名前30的重点企业中,1-10月份,营业收入增幅超过50%的有13家,利润增幅超过50%的有18家。海化集团营业收入实现翻番增长,利润刷新历史同期新高。润丰、国邦2家企业实现上市,4家在辅导,8家在储备,滨海已成为全市企业上市“富集地”。同时,滨海区创新招商方式,以商招商,产业链带动,以新和成为龙头的浙商5家上市企业联合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实现新医药、新材料产业链循环发展。“我们浙商5家企业携手共进,以高端化、智慧化、生态化为目标,聚焦生物医药、高端新材料等行业,聚力打造千亿级新医药、新材料产业集群,助力滨海乃至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和成山东基地党委书记董小方说。
坚持项目为王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
项目建设是支撑滨海区高质量接续发展的关键。潍坊滨海区树牢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聚力招商引资,全力推进新招项目快落地、开工项目快建设、在建项目快投产。1-10月份,滨海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2亿元,同比增长16.1%。新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725亿元,过百亿项目3个,到账外资1.7亿美元、增长472%。先后组织开展了春季和秋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548亿元的2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远大住工、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一期)等9个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近300%,新和成蛋氨酸、伊利奶牛高产示范牧场等区级重点项目也推进顺利,进度远超预期,有力地拉动了滨海区投资增长,为经济转型发展积蓄了力量、厚植了优势。
倾心兜底包靠 惠企服务贴心到位
为实现与企业全方位零距离互动对接,为企业纾困更高效,惠企服务更到位,潍坊滨海区从全区选派391名党员干部担任服务企业专员,对滨海区399家企业和96个重点项目实现点对点包靠服务。同时,建章立制,建立了“一包、一联、一兜底”全覆盖联系服务机制,为滨海区企业、项目提供从企业设立、建设到运营、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以经济发展局等经济关联部门为主线,搭建服务平台,对滨海区500多个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实行常态化联系对接服务。以各街道、园区为基本面,形成10大服务片区,全面兜底服务属地企业、项目。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滨海区各部门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对上争取能耗、环保容量等各项指标倾斜,近期,万盛、京新等5个重点项目获得山东省能评批复手续,数量居全省第一,新获能耗指标25万吨,为项目的真正落地建设创设了条件。这些务实的举措,在为企业纾困的同时,也切实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激励企业加足马力快建设、快生产。
深化“放管服”改革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潍坊滨海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企业的主抓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进重点改革创新,优化政务服务,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深化商事改革,实行“一件事一次好”改革,推进“跨域通办”等措施,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特别是创新推动“拿地即开工”新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报建流程,实行“两要素三同步”工作机制,实现了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施工许可证等“十证”同步发放,大大提高了政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滨海区新签约的55个重点项目中,21个项目落地开工,当年开工率近40%,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后劲支撑。
“下步,我们将继续深耕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持续加大工业企业培育力度,以‘链长制’为抓手,以重大重点项目为支撑,深化企业服务,放大服务效应,吸引更多‘链主’企业、优质项目落户滨海,投资兴业,助力滨海区高质量发展新跨越。”潍坊市滨海区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强说。
闪电新闻记者 刘蓓 滨海融媒体中心 张欣斐 徐晓宇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