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北累计承接京津转入产业单位9045个
本报讯(记者 白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河北省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围绕落实“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建立健全组织推进机制,构建完善省级层面规划体系,先后与京津签署三轮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协同发展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记者从河北省发改委获悉,截至2020年年底,河北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4771个、产业活动单位9045个,累计签约批发市场商户4万多户。
雄安新区和张北地区建设是《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的河北“两翼”。在“两翼”建设方面,雄安新区“1+4+26”规划体系和“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交通、水利、能源、智能城市等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京雄城际、津石高速全线通车,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中关村(7.510, 0.43, 6.07%)科技园等一批项目落地;白洋淀水质不断改善,“华北之肾”功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加快。张北地区76个冬奥项目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加快发展,张家口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73项。
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是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交通领域,河北与京津先后联手打通或拓宽京台、京昆、京港澳等对接路32条/段、2005公里,京张高铁、京沈高铁(京承段)等建成通车,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生态领域,河北与京津建立潮白河和引滦入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打好扬尘面源、工业污染综合治理等六大攻坚战,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超过1100万户;2020年PM2.5平均浓度44.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0%。在产业方面,北京现代汽车沧州工厂、张北云联数据中心等项目投产运营,中国船舶(15.670, 0.39, 2.55%)涿州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加速实施。公共服务方面,北医三院崇礼院区、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等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引进京津优质学校在河北设立分校31所,河北4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与京津开展合作项目超过500个,京津30家医院纳入河北省医保定点范围。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将河北建设成“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即“三区一基地”。在“三区一基地”建设方面,河北设立石家庄、曹妃甸、廊坊、秦皇岛、大兴机场5家综合保税区,2019年全社会货运物流总额居全国第4位,占京津冀总额40%以上。河北全省钢铁产能由2011年峰值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十三五”期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超过7000家,总数达到9000家。河北实施京津保生态过渡带等重大生态工程,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
在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方面,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获批并加快实施,河北与京津实现了一批资质认证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互通,跨区域组建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等一批市场主体。在协同创新方面,河北与京津高校、科研单位等累计共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65家,共建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95家,实现京津冀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搬迁资质互认、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十三五”以来,累计吸纳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700亿元,占北京输出比重由2015年的2.87%增长到2019年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