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白云区获悉,该区去年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新产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接近60%,其中,500万口径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务收入增速居全市第一。
去年以来,白云区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铝精深加工产业、健康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动机及配套产业、大数据及5G配套产业等“七大产业”,重点企业快速落地,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新产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新动力。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白云经开区区域调整获省政府批复同意,释放建设用地3769亩。全市首家新型产业用地示范项目工业创投孵化产业园开工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贵阳软件基地、联东U谷产业综合体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景宏工业园、铝加工基地、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僵尸企业”加快出清,七冶、3117厂等企业“退城进园”有序推进。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去年,吉利发动机、海盈一期、成立航空等一批中高端制造项目在白云区建成投产,海盈二期项目加快建设,上海熠品、宝润科技、凯尔斯等医疗器械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中航标准件、大东风机械、康师傅饮品、娃哈哈昌盛饮料等6家重点工业企业疫情期间实现“逆势增长”,其中康师傅饮品同比增长113.9%。
数字经济发展强劲。白云区全力推进数博大道(白云段)十大重点工程加快建设,腾讯云落地贵阳软件基地,华为贵州总部落户白云;去年引进大数据优强企业6家,完成“大数据+工业”融合项目10个、“大数据+服务业”融合项目10个,带动47家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企业上云”工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达85%以上;全区全口径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务收入35亿元,其中500万口径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务收入预计完成16.24亿元,同比增长188.5%,增速居全市第一。
去年,白云区新增市场主体6125户,市场主体总量达3.19万户,同比增长逾33%,其中,制造业主体增长155.8%。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