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报关协会、北京睿库贸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组织完成的“2020年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在2020中国关务发展大会上公布测评结果,位于青岛开发区的集装箱口岸综合得分位居全国第二。
今年以来,青岛开发区推动改革创新,精准施策发力,深入开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建设,切实发挥口岸在稳外贸稳外资中的关键性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海关统计数据看,整个青岛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持续下降,较2017年基准值分别压缩57%和78%;至11月底,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200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开发运行了企业自主更新收费公示系统,实施口岸服务收费动态管理;青岛港“云港通”单证电子化平台与24家船代、26家场站实现实时接口对接,打通了青岛港进口集装箱“港至门”的物流链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持续拓展,小微出口企业在线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实现100%全覆盖,“单一窗口”出口退税功能更新试点顺利启动,完成与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系统对接;全国首创保税原油混兑调和监管模式,开展业务超百万吨;在全国率先开展保税混矿“边卸边混”模式改革,混矿准备时长由6天压缩至1天;今年前10个月,青岛关区完成保税混矿2404万吨,占全国混矿总量的37.9%,居全国海关第一位;首创“中国-上合组织国家贸易指数”,推动开通首班“上合快线”国际班列,牵头185家机构成立青岛检验检测认证协会,探索建立“上合标准”,推进“检测前置、结果互认、一路畅行”;推动打造中日韩“海上高速公路”,持续推进中韩检验检测结果互认,今年以来,72批输韩食品农产品通过中韩检验合作机制抵韩后直接通关放行。
青岛港向全球主动推出集装箱班轮“四项承诺、八项保障”量化服务标准,如船期保障率90%、信息服务24小时无间断、中转箱对接率100%等。同时积极扩舱容、拓中转,开通新航线20条,新增6条海铁联运线路。联手多家单位推动青岛口岸通航环境联合整治,解决渔船碍航,破解“雾航”难题,使抵港集装箱班轮锚地因雾待泊最长时间缩短至24小时以内,创历史新低;创新集装箱船舶“套泊热接”,单船靠泊时间较常规可以缩短1小时以上;创新国际航行散货船舶“无上杆零接触”作业模式,每条散货船舶可节约12-15小时。
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外贸形势,青岛开发区将加大力度积极协调口岸、海关、交通、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和港口重点企业,以各项扎实有力举措不断推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