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济宁报道
自成立以来,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秉持新发展理念,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书写新的篇章。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经开区以总分286.96的成绩位列全省15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第33位,比上一次排名前进67个位次。
“十强产业”立足发展前沿
工农并举探索全域振兴
以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现代高效农业等为代表的“十强产业”是山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在本次评价的产业聚集板块,得益于“十强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经开区以92.78%的占比获得46.8分,全省排名第12位。
作为经开区“十强产业”链条的代表,新能源产业集动力电池制造、整车设计生产、光伏产品制造及相关技术研发为一体,旨在打造济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高地。
10万级的无尘车间内安静而忙碌,在自动生产线前,技术人员正紧盯着屏幕上的指标参数变化。作为经开区新能源产业链条的“动力仓”,中北润良具有4GWh的动力锂电池生产能力,建立了从电芯到动力锂电池包的完整生产体系,实现了对动力电池生产全过程的跟踪与把控。同时依靠国内一流的研发团队,企业开展了对电芯材料与结构、锂电池组装、物联网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
在圣祥小镇中科泰阳研发中心,融合前沿技术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产品薄如纸张、只有30微米的厚度,可以随意弯折、附着于物体表面,重量比功率是传统硅晶类产品的100倍以上。凭借先进的技术指标,新一代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高端芯片在全省创业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以中科中美为代表的高端制造方向,拥有“中心送粉高速熔覆”技术,率先推出的内孔高速激光熔覆设备填补了全球行业空白;以中亿烯创为代表的新材料方向,聚焦石墨烯应用,以“工业4.0”标准打造的自动化生产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流转土地万亩、投资金额10亿、覆盖8个行政村的紫薇小镇农业综合体项目,形成农产、农人、农研、农居“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格局,践行乡村“全面振兴”理念……工农并举、协同发展,经开区正立足“十强产业”,沿着全域振兴的航道拓浪前行。
“速度”背后是“服务”
“同理心”支撑与企业共同成长
菲特环保科技(济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深度脱水压滤机及节能环保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公司,主营产品为全省首台(套)、国内唯一、国际一流的无泥洗煤系统。该项目从初次接洽到正式落地,仅用时一个月,被业内称为“菲特速度”。
“菲特速度”背后是“经开服务”。配套完备的标准厂房、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细致入微的企业服务,都让该项目的快速落地变成了现实。
在经开区,以标准化厂房为代表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以营商环境优化为抓手的服务“软件”体系,共同构成了吸引企业的“磁力区”。2018年,经开区在外资、省外“十强”到位资金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2019年省“十强”内资到位20.7亿元,同比增加935%,外资到位1061万美元,同比增加6973.3%;2020年1-10月份省“十强”内资到位41亿元,超额完成市级任务的130%,同比增加98%,外资到位4424万美元,超额完成市级任务的126.4%,同比增加317%。
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其自身资金有限,但产品对于生产环境的要求又很高,如果自建厂房,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而标准化厂房的建设,正是经开区对企业这一需求痛点的精准施策。在经开区中科智造园区4号标准化厂房内,用于制造新一代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设备已经进场,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形成30兆瓦的年生产能力。除产品生产外,中科泰阳研发中心也已经落户经开区,将常年保持一支精干的前沿科研力量。
作为经开区打造优质硬件基础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标准化厂房建设中,济宁经开区还实行提前介入,并进行“来图定制”。目前,经开区已建成使用研发中试、创业孵化、生产车间等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先后吸引47家企业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