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插在家门口防蚊驱虫的艾草,近几年身价大涨。今年以来,我省不少地方将艾草种植列入产业扶贫的发展“菜单”。
端午节前后,第一茬艾草陆续收割。今年价格如何?市场前景怎样?小小艾草能否承载贫困群众的期望?记者到南阳、洛阳等地进行了走访。
成本低见效快“燎原之势”渐成
从黄河之滨到淮河之畔,从豫东平原到豫西山区,曾经无人问津的艾草,如今在全省各地已成燎原之势。其中又以南阳、洛阳等地种植规模最大。据介绍,今年南阳种植艾草面积超过15万亩,洛阳有将近10万亩,都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艾草产业很受贫困地区“青睐”。在许多农技人员和种植户眼里,自带绿色生态“属性”的艾草,是发展扶贫产业的“最佳拍档”。
“跟大粮比,它收益高,一亩艾草顶三亩麦;跟果树比,它见效快,当年就能卖成钱。”6月30日,南阳市宛城区高庙乡邰庄村村民陈全喜告诉记者。去年,他带领村里贫困群众成立艾草种植合作社,流转了1200亩土地种艾草,亩均收益4000元左右。
成本不高,费工不多,也是艾草能够迅速被群众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年种要买艾根,往后都能自给自足。而且不用咋打农药,除好草就行了。”嵩县纸房镇马驹岭村贫困户何存粮说。
价格虽有波动前景“方兴未艾”
今年艾草市场行情如何?
洛阳天之艾艾草制品公司总经理王喜森告诉记者,去年洛阳地区艾叶收购起步价是每公斤5元,但很快上涨并稳定在6元左右;今年也是5元起步,但不久就跌到了4.3元。
价格下跌是否因为种植面积增长过快?南阳大艾生态农业公司董事长阚清恒认为,有这方面影响,但不全是。“今年艾草收割早、产量高,企业不担心原料供应问题,种植户却着急出手,供求关系变化造成价格走低,是市场的正常反应。”他说。
“加工能力跟不上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洛阳宣辉实业公司总经理鲁春丽说。该公司在嵩县纸房镇开设了一家艾制品加工厂,去年基本上将全镇的艾草“包圆”,但今年种植规模扩大后,就有些“消化”不了。
不过,为了照顾种植户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收益,不少企业都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宣辉公司为例,除了给签订单的农户提供保护价之外,还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艾草,敞开收购不压价。
虽然价格走低,但业内人士对艾草的种植和艾产业发展前景,都持乐观态度。洛阳市园艺工作站站长田玉广认为,一方面,艾草市场还在“生长发育期”,总体需求量仍在上升;另一方面,艾草自身很多功效尚未研发出来,目前仍处在“浅加工”阶段。“大势来看,方兴未艾。”他说。
标准须统一链条待拉长
小艾草能否在脱贫攻坚中担起重任?接受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表示,非常“靠谱”,但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标准要统一,企业要做强,品牌要擦亮。”长期关注艾草产业的南阳市宛城区科技局局长陈增喜认为,统一了行业标准,才能提高艾草附加值;培育好龙头企业,才能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叫响了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中国中药协会艾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中朝认为,现在对艾草的利用大多局限在生产艾绒及衍生品上。事实上,除了常见的入药用、制绒用,艾草还有食材、饮品、制香、观赏、颜料等多种用途。“必须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将艾草种植加工与旅游产业、健康产业、养老产业深度融合,做好艾产业的消费延伸,更好地造福亿万百姓。”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