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经营活动受到巨大冲击,其直接表现就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急剧下滑,规模由2007年的1.97万亿美元降至2009年的1万亿美元。并且根据有关机构的预测,即使2010年有望缓慢回升,也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我国利用外资情况却显示出与全球外资流向的明显不同。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900亿美元,同比仅下降2.6%,由2008年的世界第六位跃居至第二位,并且到今年1月份为止,已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应对危机一揽子政策措施取得了实际成效;同时也表明,外资在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走出危机的一年,也是中国确定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发展蓝图的关键一年。走出危机和走向新的未来,要求中国经济通过进一步全球化整合全球资源,还要求中国经济通过市场化实现进一步改革。在这一关键时期,如何继续有效利用外资、发挥跨国公司在华积极作用?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在利用外资长期战略不变的前提下,应当对引进外资的目标和方式进行调整,以实现利用外资从数量的扩大向质量的提高转变,将引资与推动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
如何看待“引进外资不是越多越好”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经济规模总量位居全球第三;外汇储备和出口成为世界第一;不少行业如钢铁、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都已成为全球产业最大的组成部分。
在这一形势下,一些人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引资战略提出疑义,当前流行的一种观点是:“引进外资不是越多越好”。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教授认为,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原因在于:究竟引进多少外资为好无法量比,并且也不由主观决定,而是由全球市场资本流动规律所决定。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利用外资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加速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发达国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途径。
以美国为例,2007年美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2712亿美元,2008年为3161亿美元。相比之下,我国2008年实际使用外资1083亿美元,达到30多年来的高峰,但也只是美国当年吸纳外资的1/3。“美国经济实力最强,为什么还在如此大规模吸引外资?应当看到,美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基本平衡。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美国实现了在开放中与全球经济的互动,实现了经济资源的优化,保持了经济发展的活力”。王志乐认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利用外资来引进所需要的资源,将来即使成为经济发达国家,仍需要大规模利用外资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调整利用外资的目标与方式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有效利用外资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特别是在当前应对危机、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将成为利用外资工作的中心内容,这就需要转换思路,调整引进外资工作的目标和方式。
事实上,许多跨国公司很早就启动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在中国投资的许多跨国公司企业已经是各地绿色经济的模范。因此,从宏观层面上说,“只要引导得当,跨国公司完全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我国建立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经济”王志乐说。对于引进外资的方式,他表示,过去方式一直比较单一,主要由政府部门为主招商引资,手中的王牌是政府拥有的各项优惠政策,例如税收优惠、土地价格优惠等以及对招商机构和人员的奖励。这些招商引资的方式在上世纪9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引资以数量为追求目标时相当有效。当引资重点事实上从数量转向质量之时,原有招商引资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因此应当进行调整。比如:从主要是产业投资者到多种投资者,通过与不同的投资对象合作,学习不同的引资方式;从主要以新建企业的方式,到通过并购吸引外资;从政府为主引资到企业为主引资;从主要靠政策引导到主要靠市场引导。
种种事实表明,过去的一年,跨国公司在我国抵御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未来中国从经济大国成长为经济强国的征程中,还应继续坚持利用外资战略,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有效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